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1 (第1/3页)
他们也会把钱调回来投资。 早晚都会回来,何必急于一时?如果他们现在看着人家的钱袋子就想要下手岂不是平白毁了秦国的名声还没有半点好处。 短视的有魏国一个作为映衬就够了,在这事上秦国做做配角就好。他眯眼看了会车马队的背影,淡笑着缓缓步行走回了城中。 原本报话的小吏遥遥看着吕安的背影竟有些语塞,只觉得送走了尉将的吕郡守怎么好像变了个人呀?!几刻之前,明明还不是这个样子的呀! 怎么说呢,就像是一瞬间褪去了剑鞘的宝剑一般,锋芒毕露。 吕安并不知道属下的腹诽,他整理了下心情之后便慢悠悠走回了府治,一边走一边观察这些“新”秦人的表情和话语,以此分析他们的心情。 总体来说,这些人的反应还不错,还是比较积极的。 直接表现就是大家议论纷纷的都在秦国官方的最新动向,以及秦国的法律条文上头。这是个好现象,如果不愿意接受的话,那么连了解的心思也不会有,而有了了解,才有接受的可能。 会有如今这种状况其实是秦国趁着当地人还处于一片突然国破的茫然状态时,二话不说先将秦国的法律条文铺天盖地安排下去。人对于一种完全陌生的东西第一反应是会先研究这是个什么玩意,而不会去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在计划中,等这些“秦人”对于各项政策讨论完了抵触完了,秦国官方会举行一次听证会,听取大家的反馈意见,进行进一步详细解说,或对政策进行轻微修整后再正式公布,这样民众的抵触心理会轻很多。 除了减轻抵触感之外,这样还能让大家有参与感,另一方面也方便秦人们摸清楚这些处于中原腹地的魏人对于秦法是个怎样的看法,为未来变法提供参考资料。 没错,就是变法,在这些年轻人们看来这是迟早的事。 秦国距离上一次变法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一套法令用了四代人,该有的好处已经出现,而弊端同时也已经暴露出来。 商鞅之法针对的是一群“蛮夷”,主要的施政对象是以前那些和戎族混居,好斗却不愿意为国家出力的旧秦人,但现在的秦人却是一听到有仗打立刻积极主动报名,顺带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