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60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06 (第2/3页)

是独行侠,非发情期不会群居,而他们家这三只似乎是因为单打独斗曾经吃过亏,在彻底成年后还是组团行动。靠着这种想要来抢地盘就要一挑三的流氓精神,它们还将成都平原一带的山区都给承包了下来。



    蜀郡的村民们主要以耕种为主,因为耕地和产量就足够养活自己,若非必要很少入林,而且若非必要这里的人也不会去主动和大猫对上。等知道郡丞家的三只老虎将周围的山地都承包了还赶走了外来的老虎之后,他们更是表示他们绝对不会去打老虎了。



    不过吕安后来想想还是不放心,便特意去嘱咐村民遇到老虎还是要保持警惕,因为三小只地盘太大,没办法保证不会有别的老虎悄悄潜入,太放松可不行,又嘱咐家里的三小只一定要离开人群,与人群保持距离,保持警惕,绝不要去挑战人性的善恶。



    虽然因此多了好多事情要担心,但是某种程度上也保障了蜀郡养殖业的安全——山里头有三只老虎看场子呢。



    也因为这一点,吕安才敢于增加猪的养殖数量。后来,吕安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阉割后的猪的确是温顺了不少,但可能是密度高于他们的习惯以及对于栏格化生活不适应,无聊之下它们开始彼此出现了小暴力活动,没事就咬咬对方的耳朵,彼此顶上几下等等。



    这些倒还无妨,但是咬尾巴这个举动就比较麻烦了。



    猪尾巴和马尾巴一样,有驱赶蚊虫保持平衡的作用,但是在圈养生活中,这二者显然都不是刚需,而且一晃一晃的尾巴很容易引起别的猪啃咬的心思。偏偏猪尾巴所在的位置容易脏,而且也不容易观察,等发现的时候通常已经发炎溃烂了,无奈只能切掉。



    切掉之后,众人发现失去了尾巴对于猪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在切除手术后活下来的几头猪照样吃吃喝喝,于是便有了先一步切尾巴保平安的行动。



    因为大家的固有思想中觉得成年猪的抵抗力比幼崽好恢复快,所以一开始都是给亚成年做的手术,后来逐渐发现对于断尾的适应以及恢复,出乎预料的反而是幼崽更强,而且小崽子不记事,咔嚓一刀还不会记仇,不像青年猪从此以后看到人都带了敌意和警惕。



    于是,逐渐地,大家便开始对乳猪下手了。乳猪猪尾巴肉少,也没有利用价值。后来有人发现那小小的一团子尾巴毛拿来挠耳朵不错,转一圈可以把脏东西都带出来,关键是胎毛柔软,特别舒服。



    等开始对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