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59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92 (第2/3页)

/br>

    一个年轻的学子摸了摸鼻子,用还带有些软糯蜀地口音的秦话说道:“我们没有时间想家。”



    “我们浪费的每一刻,漏听的每一句话,都是家乡无数人最渴望的东西。如果是他们来学习,一定不会漏掉,只要一想到这一点,我就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这些蜀郡来的青年学子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坚韧的眼神震撼到了不少秦国民众,而他们在学成后全数选择回到蜀地建设的举动更是令他们深受撼动。



    在讲究个人荣誉为主的先秦时期,他们从未见过这种宁可放弃自己大好前程也要回穷乡僻壤搞建设的人。而且不是一个,而是一群,是所有的蜀郡人。



    因为这些年轻人的存在,有越来越多在咸阳求学的人们对于养育出这些年轻人的那块土地产生了好奇。也因为如此,当蜀郡来人宣传的时候,才会有不少年轻的学子前去报名。



    他们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和他们的师兄们一样,在一个美丽的季节踏足那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会被那里吸引,最后留在了那里成为蜀郡的一员。也有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最后选择离开那里,但在那贫穷却也富饶的土地上,他们一定能够得到能够让他们回味一生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经验。



    而在现在,这一切变化的创始人还在被自己的先生戳脑壳。



    “尽是胡闹。”荀卿点了点爱徒的额头,虽是说着斥责的话,姿态却极为亲密,“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做出这种事。若是传出去了,你这个入京述职的地方官到了咸阳城外不去排队而是先来学宫,岂不是让大王难做?”



    吕安笑了一下,解释道:“因为有东西还在城外排队呢,等着也是等着,我便先来见见先生,耽误不了多久。”



    “我看见我是假,挖人是真吧!”荀卿佯怒,“怎么,把你非师弟和斯师弟都挖走还不够,还看上了谁?”



    吕安笑得有些尴尬,“咳咳,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啦,虽然两位师弟很能干,但也不能把所有任务都交给他们,会忙坏的。”



    “那你就盯着秦国学宫挖,”荀卿面上带着些无奈,“蜀郡不是培养出了一批人了?还不够?”



    “不够,缺口太大。”吕安想到如今蜀郡情况也不由唏嘘,“按照现在的教化情况,要赶上现在的秦国人均恐怕要二十年不止。关键是语言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