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3 (第2/3页)
br> 场面一派悲戚,这种发自人心的悲伤令随行的六国使者无一不动容敛色。 和嬴稷的身份以及功勋不同,他为自己修建的陵寝十分朴素,陪葬器皿和用具亦是不多,堪称薄葬。 安国君亲自为父亲填上了第一捧土,此后,赢姓族人纷纷接上,送了他们老族长最后一程。 按照嬴稷的心愿,他的陵墓上垒土不过三米,待最后成型后,他的陵墓看起来甚至比他的母亲宣太后的陵寝更加小巧。 待到六国之士回国时纷纷对此发表感慨,其中尤以和秦国关系最为复杂的楚国为重。 一同出使的楚国臣对春申君道:“真不知秦王究竟想的是什么,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一生在其母之下吗?” “老夫却不如此认为啊。”春申君黄歇长叹一声,他坐在马车之上遥遥看着一片素裹的田野,感叹道“这却是老夫见过的最为奢靡的一场丧礼了。” “奢靡?”臣子不解,春申君微微摇头不愿多说。 民生所指,国运所系。秦国花费近十年时间转攻为守专心发展国内经济,又修建两大水利,本应凋敝之国如今粮草丰足。嬴稷之所想所愿民众如何不能感受得到?千万秦民自发为其送行,本为其敌的蜀人亦是化敌为民便是证明。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秦民爱王甚也,他们又何尝不知晓秦王为他们放弃了什么,他的愿望又是为何? 秦国现如今就像是被柴火覆盖在下头的木炭,看着沉闷实则只需要一点火星便可爆燃。 嬴稷的死不是结束,只是一个开始,他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在秦人心中埋下了种子培上沃土,而这份感激必将惠及他的子孙。 这场葬礼以江山为祭台,民心为祭品,八百里秦川为其背景,实是一场誓师之会也。 这世上可还有比此更为奢靡的葬礼吗?金银易得,真心难求啊。 在看其谥号,昭襄王。 圣闻周达、威德服远,又有烈日昭昭襄首奋翼之意何等霸气,他本以为秦国继主为中庸之人秦国即将由盛转衰,然…… 看起来,秦人并不打算停下征伐的步伐啊,而楚国现在国内却一派乱象。 他长叹一口气,阖目静思未来之对策,心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