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53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38 (第3/3页)

秦律字数并不多,但是秦字比划繁复,如此消耗时间太长,于是便有了修改字体的想法。



    这个想法虽不算惊世骇俗,但也确实属于非主流。



    在这个时代,使用汉字的阶层主要还是处于所谓血统高贵的贵族阶层,这些人当中有不少都是持有一种生而不凡的心态。



    要总结的话,就是——我,生而高贵,衣食住行样样自然都要和别人不同。为了彰显贵族风度,其个人爱好便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无论是遣词用句还是服装礼仪,都要更复杂,仿佛这样就能显得自己高人一等一样。



    这种思维形态在贵族中间还是挺吃香的,这也导致了文字的语法、写法偶尔还是会朝着更复杂化的道路走去。



    当然,这种行为通常不会长久,历史车轮很快就会碾过他们。



    但不管怎么说,如今会闲着没事去倒腾字怎么写这个问题的除了那些吃饱饭的贵族外真的没有人了。



    在历史的进展过程中,汉字的简化通常是由社会下层人民所推动的,一切目的都是向方便人们书写为优,并且由下层影响上层,最后上层妥协的一个过程。



    秦隶的出现是一个,简体字的出现也是一个。



    但现在吕安他们要做的却是反过来,由他们将秦字进行简化,然后上书秦国上层,再自上而下进行推广。



    这本是异想天开之举,其中更是难度重重,如何推广、秦王是否会采纳都是问题。但年轻人嘛,从来都是做得多想得少。



    吕安等人都想得很开,他们认为随着文书工作的日渐繁重,使用简化字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只要是人都有想要偷懒的欲望,现在不采纳不代表未来不会采纳。总之,未来一定是美好哒。



    但在有了荀卿的加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作为秦国现在一等一的读书人,荀卿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他认为可行,那么秦王一定会慎重考虑。



    而荀卿给他们的意见是——简化部分字形但不要改字,而是改偏旁,由偏旁的简化进而发展到更改汉字。



    改的尤其是作为文字本身却已经几乎不再单独使用,然而作为偏旁以及繁化的文字却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