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5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24 (第3/3页)

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并且表达了想要留在咸阳继续求学的心愿。



    「终于有人觉得我们老秦人文化的博大精深」,秦王表示十分感动,然而最后还是拒绝了他们。



    这三个年轻人并未在历史上留名,但是因他们而出现的“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却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典故。



    此后,年年打着“求学”名头从蜀地前往咸阳的学子们越来越多。事实上,跑来观光的人远远比求学的人更多。



    但是,人一到咸阳就往热闹的地方跑,送去上课了,还要扰乱课堂秩序,关心的话题都是咸阳哪儿哪儿好玩,这就不太好了。



    最关键的是这些蜀人性喜自由,不了解秦国文化和法令的情况下常会做出些让人为难的事情。



    无奈之下,秦国干脆另外开了一条【旅游专线】。秦国每年春天派会蜀话的秦人去褒斜道北端口的眉县接人,一路将人护送着来咸阳,还陪着他们观光。



    在自眉县到咸阳的过程中更是必须要将秦国法令……尤其是最关键的那几条要同他们说清楚。



    在咸阳活动的时候更是必须要抱团行动,不能脱离群体。



    如此玩上一圈之后,等秋末再将人送回去眉县。



    ……什么?冬天下雪了栈道难走?呃,这就和我们没关系了,反正你们不允许留在咸阳。



    如果要留也可以,先通过基础法学考试再说。



    早期这些来咸阳的人当中几乎没有人愿意留在咸阳,更被提还有什么考试,这些人只是来咸阳看个热闹顺便采购东西回去倒卖的,但渐渐就有年轻人表示想要留在咸阳求学的意愿,如此不过过了两年而已。



    这些来“旅游”的人每次回到蜀中都要将咸阳的消息带回去。巍峨的宫殿、强壮的兵士、美丽的姑娘、热闹的街市、风味完全不同的食物……每一样都能让他们津津乐道很久。



    但是最重要的印象还是秦军的强大。



    在蜀国人民基本还在使用布甲和木甲,少数才能够装备金属甲胄的情况下,他们沿途看到的秦军尽数覆甲执锐。虽然他们因为品级不同所穿着的甲胄品级也不一样,但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