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46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5 (第1/3页)

    别,告别的话却转在口中时,尉缭忽而面无表情得“啊”了一声。



    “缭忽然想起……先生昨日命缭采买的书册还有一本没有买到。”尉缭将视线转向了一瞬间点亮了星眸的吕安“不知今日可否叨扰一晚?”



    吕安会拒绝吗?当然不会呀!他立刻热情邀请尉缭上车,并且吩咐仆役赶紧驾牛车离开。



    而那边厢,明明一同来送行存在感却非常低的大师兄一人归去,他对几个师弟疑惑的眼神沉默了会,淡定得说“师弟刚刚入学,怕是不了解师门,六师弟随他归去为其详解,明日再来。”



    骗人的吧!!



    六师弟什么时候有那么热情了?难道,难道是因为六师弟终于不是最小的师弟所以生出了点为师兄的责任心?



    六师弟居然是这样的六师弟吗?师兄弟几人顿感凌乱。



    



    



    第160章战国风云(13)



    有些学者腹有锦绣,才华横溢,奈何口拙,无法将自己的才华表达出来,难以被人发现其才华,偶有被举荐的,面试时候说出来的话更是硬邦邦,君王完全不爱听。



    但也有些人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说话的语气节奏都在调上,明明说的是很普通的话题却能通过肢体语言语调调动起人想要仔细倾听的欲望。



    荀卿就是这样的人,他在授课时会通过眼神的交流、语调的轻重让人跟着他的节奏走。



    在扛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吕安很快就跟上了荀卿的教学模式。作为当世一流的文化大家,荀卿在讲课的时候会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但即便如此,吕安的水平也不能和师兄们相比,尤其是理解能力大为不足。



    这种理解力主要依靠文化底蕴和典籍词汇等为底,非智力可及,除了勤学之外没有别的补充方法。



    但是氪金玩家吕不韦给他准备了大量的竹简和笔墨,在课堂上大家就能看到最小的小师弟听课时候听着听着就拿起竹卷在上头刷刷刷记录了。



    等下了堂,个子最矮的吕小安总是第一个捧着竹卷凑过去讨教,然后他就会被荀卿先拉着去净手,然后师徒两人再一边踱步一边给他开小灶。



    伴随着一开始荀卿在课堂后要花费大量时间给小孩补课,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