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62 (第3/3页)
,你就需要对于你的未来有个大概认知,最起码你要明白自己到底对哪方面感兴趣,哪方面又是完全不擅长。 譬如文理分科、艺术生等等情况就开始出现了。 而到了大学之后,你们会更加专精一个方面,但是还是要学习许多杂七杂八看起来没啥用处的专业,但这些都是给你读硕博时候打的基础。 一旦进入硕博阶段之后,你看到的东西更是专精一个方面。 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从面到点的过程。 古代时候也一样。 举个儒家的例子。 你们以为儒家就是那么点东西吗?错啦! 儒家分为很多科目。 你们所知道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其实是五门,入门时候大家都要学习一遍,认字、明理,这时候就是学生。从儒家学习如何生存,啥意思呢。 早期是认字,保证你以后有一个能活下来的技能,哪怕给人写写信谢谢对联起码也饿不死啦! 到了后来那就是科考做官。 中国古代没有一门学问是将做官当做你的最终目的,做官只是生存的一种方式。 然后呢,你们看科举文的时候一定会看到当中有分科,譬如什么科,什么科,这就是开始像我们文理分科一样分开了。 可能有宝宝问儒生不是都学过吗? 那大概就是初中化学式和高中化学的区别。 初中分子式是多么简单啊,背不出凑也能凑出来,作者君初中从来不背分子式,每逢考试都是直接凑的,高中分子式那鬼画符(喂!!!!)就不行了……加上数学大魔王在,所以我就去学文科了(喂???) 举个例子,你入门的时候看他丫就是史书啊,没错啊,从小就是这么背的,不就是传承吗? 但是旁友们,你们知道汉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当做法律大百科看吗?就连高度法制的秦朝很多法律条文也参考了,在法律知识相当全面发达的宋朝遇到疑难问题时候也会把翻出来从中寻找知识点。 是的,有一种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