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8 (第1/3页)
大家看看他,然后就都将注意力集中到王韬身上去了。王韬戴着墨镜的眼睛看看成功,然后就不疾不徐的一条一条的罗列出龙腾碰到的麻烦来。成功勤奋的做着记录,他还得回去跟高原汇报呢。一边记录他心里还在一边叹息家大业大也不容易哦,看看龙腾,问题不少啊!资金缺口果然不是高原的杞人忧天。王韬将龙腾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之后,就用不紧不慢的语速说:“经济萧条,可以让市场检验每个企业的竞争力。做为管理层应冷静地审视公司战略,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公司组织制度、财务制度和层级结构,以及集权与分权的安排是否合理?产品结构和技术方向是否妥当?在生产的众多产品中哪些是能赚钱的,哪些是不赚钱的?要不要调整?市场结构是否合适?是兼顾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还是只有国外市场?在国外市场中是单一市场还是多元市场?市场风险如何评估?生产能力投资与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软实力投资比例是否妥当?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还是专业化战略?多元化板块中哪些是不赚钱的板块,要不要收缩?”“再有,就是要重新评估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重新审视资产负债结构,包括资产负债率、长期债与短期债的比例,是否存在短债长用的问题。如果总资产利润率大于银行利率,那么负债率越高,资本利润率越高,但这里也有过度负债经营的陷阱。过度负债,蕴含巨大风险。在金融危机面前,那些顿时倒下的庞然大物,大都与失衡的财务结构有关。”王韬喝了口水继续说:“规模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企业的规模必须是一个均衡的结构。有些企业由于过速扩张,导致资本实力与企业规模失衡,始终处于高负债,甚至拆东墙补西墙、短债长用的状态,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经营环境一旦变化、周转不灵,资金链就会断裂,即使资产质量还很好的企业也会被逼到破产的边缘。大家别忘了,在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前30家大企业中的大宇、真露、汉拿、起亚这些都是由于快速过度的扩张导致过度负债,最终成为‘成长致死’的案例。”成功听得目瞪口呆,这才是做为王者的王韬吗?太了不起了!长这么大,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