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84 (第2/3页)
柳七却已打定了主意,不由分说地从屏风后端来了不知热过多少道的热汤,笑着当真要伺候陆辞来了。见柳七彻底起了玩心,四下又无旁人,知晓二人定是为追问昨晚他彻夜未归之事而来的陆辞,只有轻叹一声,由他去了。柳七真做起来时,动作轻柔仔细,并不似形象中的笨手笨脚,倒真让陆辞有些意外。小狸奴在伺候他上天赋异禀,无师自通,凭得怕是心细如发和满腔爱意。放到柳七身上的话……陆辞一下想通关窍,瞬间淡定了。八成是过去跟妓子燕好厮混,缠绵嬉闹时学会的泡妞技巧吧。陆辞半闭着眼,一边放松地享受着柳七的服侍,一边简单将昨晚所商之事,大致与两位好友说了一遍。晏殊陷入了沉吟良久,方委婉道:“若我所记不岔,在密诏之中,官家已言明所许赏赐……最后大约定了多少?”相比起周边的几位邻居,大宋可要富饶得多,出手也很是阔绰。这回为表现出对吐蕃的诚意,也为了不让小夫子太为难,赵祯更是狠了狠心,下了血本了。据说在澶渊立盟约前,先帝愿给辽国的岁币上限是一百万两白银。在国力上,吐蕃自不能与辽国相比,但战略意义上却非同一般。因此赵祯思来想去,咬牙定了六十万,只需在三年内出兵即可。陆辞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轻声道:“当心隔墙有耳。”晏殊亦无往下说的打算,点点头,刚要再问,就听陆辞淡定回道:“初步谈下来是十万一年,初定二十年为期;同时开放茶马市,税收与吐蕃三七分;日后收购马匹,需全从河湟处;赞普承诺两年内出兵,但需大宋至少出五万人马来;今年内再卖五万匹青唐良驹,为那五万人备战做筹。”最后那条件,倒不在陆辞的计划之中。而是唃厮啰不甘心地也要求大宋出兵时,立马就遭到了陆辞理直气壮的拒绝。他拒绝的理由,自然很是充分:大宋极其缺马,就连不少士大夫(他以曾经的自己为例)也负担不起,出门大多靠驴,加上马价一直居高不下,每年能负荷得起的购马数额,至多五万匹。跟大宋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