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5 (第2/3页)
经滕宗谅这么一劝,本就心动的陆辞便下定决心,当即修书一封,连夜派人送去,然后静待佳音。滕宗谅见他听从建议后,不由抿唇窃笑。他心道,别看辞弟瞧着对诸事皆有成竹在胸,琢磨人心上亦是游刃有余,偏偏对身边人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从辞弟决定写信的那一刻起,这事儿便是板上钉钉的了。朱弟虽是个不好言语的,但心里对辞弟有多推崇尊重,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姑且不说,奔边关赴军机要事,本就为历来胸怀大志的朱弟长年所愿。单是‘陆兄盼得我一臂之助’,‘我可为陆兄所用’这两点所象征的巨大诱惑,朱说就绝无可能说出半句推辞了。陆辞浑然不知滕宗谅所想,在将给朱说的信写好后,便又往王韶家中去了。在他看来,渭州于西北防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有曹玮将军这一堪称百战不殆的老将亲自镇守,但地势素来易攻难守,为李元昊所垂涎,是半点错漏都出不得的。王韶的出众才干有多难得,曾得其这两年来协助的自己,无疑是最为清楚的。如若出半点差池,那不止是他将这一宝贝臂助拱手让出的心意付诸东流,于这方面鲜有良才的宋廷而言,亦是莫大损失。既然如此,为确保对方安全,他索性派出一队兵士,一路调用军中良马,只为尽快护送王韶赴任渭州。听得陆辞这一决策,本来已收拾齐整,预备明日一早便启程的王韶,惊得完全说不出话来。地方官受诏调任时,无一不是静悄悄的自行来去,就连车马都得自费,不得轻易动用驿站物资,更何况是这么大的阵仗?“下官多谢陆节度美意,只是这、这万万使不得。”王韶受宠若惊之余,赶忙婉拒,直道与规矩不合。陆辞却是心意已定,坚持道:“非常时机,自需非常对待。你亦不必担心旁人说道,待送你出城后,我自当向官家仔细言明此举缘由。”说得仿佛很是轻易,但王韶才被调离京中不久,对其中暗潮汹涌甚为了解,又哪里看不出,这份承诺背后藏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溢于言表的真挚看重?王韶满心感动,欲言又止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