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5 (第2/3页)
r>只要给自己三万支箭,他便不惧射个三万次。作者有话要说: 经过那本后,我已深刻意识到,自己对打仗部分实在是不咋会写,于是扬长避短,这次就不会具体写了只等再一章把狄青的高光打上,对战术什么的大家不要太期待啊。注释:1.曹玮的三都谷决战:没有逗引埋伏,更没有迂回包抄,曹玮军中冲出了100名骑兵,正面直奔吐蕃主将。临近目标,突然散开,最后面的一位骑士张弓搭箭,一箭正中目标。历史记住了他的名字,是骁将李超。之后曹玮驱兵大进,吐蕃人全面崩溃,败退20里,一路死伤万余人。此战之后,吐蕃人终北宋一朝都不敢侵犯汉地,近百年的和平,是曹玮血战的功劳。()2.步卒穿的一领步人甲()第二百零九章不过眨眼功夫,一派面无表情的狄青,指间翎光凌厉,箭矢疾出,又将几名位于队列最前的吐蕃兵射落马下。弓如霹雳弦惊,竟是百发百中,箭无虚发。哪怕因吐蕃骑兵足有三万之众,射落的仅是九牛一毛,折损区区数人,根本吓不停听从军令,继续前冲的吐蕃兵……也瞬间让原以为他不过是力气大些、主要还是仗着运气好才连中最初两人的城头将士,都难以自抑地感到了自惭形秽。狄青来到兵营随他们训练,才有多久?在狄青连中开头那两人时,就有兵士瞧得眼热,也像模像样地拉开弓身,往吐蕃军的方向射去。毕竟他们原认为,狄青平日表现再优异,身手再漂亮,真临战场时,作为一名新兵蛋子,也难免吓成软脚虾。不拖后腿已经不错了,根本不能指望他能派上什么用场。更何况吐蕃军兵力强盛,来势汹汹,连训练有素,随曹玮多次征战的秦州军士都感到胆寒,更没人会对狄青寄以什么期许。现见狄青大放异彩,他们在惊诧之余,不免产生了‘这许是不难’的错觉。连个毛都没长齐、娇生惯养的小郎君都能做到的事,他们怎么可能不行!然而抱有大展身手,压下狄青风头的那几名兵卒的幻想,很快彻彻底底地击碎了——他们怀着要表现的澎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