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51 (第3/3页)
似锦的京城的人,怎反而似了无生趣一般?他信手拆开第二封。仍是柳七那熟悉的字迹,熟悉的哀婉怅然。“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陆辞读得牙根发酸,默默地将信又按原样叠好,收入柜中。再看那厚厚实实的一堆,想到信中内容,怕是大多都与这相近时,陆辞便一个头两个大。要让不知情的人读了,定然要误以为他在京中有位柳姓夫人,在相思之苦中煎熬不断,痴心等他回去呢。这几年下来,良句佳篇轻巧如信手拈来、写诗词就如用饭饮水般容易的柳七,锲而不舍地写了上百首,连词集都出了好几本了,自己则鲜少回应。怎么着也得回个一两首罢?尽管文人墨客间作诗词以寄相思,再为常见不过,但对诗词从来是能避则避,唯独钟情策论的他而言,要抽空苦思冥想,正经回上几首起码不显太过敷衍的……着实是个不小难题。陆辞的笔尖悬在研好的墨砚上良久,最后还是因不得灵感而搁了下来,暂且放弃。还是待真得了闲暇,再仔细酝酿吧。相比将思念付诸笔墨,几要每日一倾吐的柳七相比,朱说的就要凝实简练得多。朱说牢牢记得,当初自己被任命为邕州凌云县主簿、陆兄则在馆阁中任职时,陆兄始终担心邕州的安危,给他寄去些抄本。如今两人处境对换,他自也义不容辞。一有闲暇,他就埋首于书卷之中,寻找可能帮得上陆兄的籍卷。看到那些字迹工整端雅,不知费了多少心思,专程为他准备的抄本,陆辞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暖意。他将带有朱说自己的那些,从柳七的‘相思随笔’的信海中一一挑出,拆开细读。很快就读到了发信前所写的最后一封。在信件前半段,朱说因职事之故,对朝中近来形势的来龙去脉了解颇为清楚,对陆辞讲述时,自是事无巨细。——官家身染重病,今后再无法理政;刘娥因谋害帝王被废,关押下狱,具体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