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5 (第2/3页)
元昊,为其出谋划策的两个大汉奸。他们的具体事迹后面写到更多的时候会在做具体注释。第二百零三章一月一晃而过。距曹玮草草完成交接,归心似箭地往京城赶的那日,已有那么久了。陆辞初来乍到,千头万绪有待理清,自是片刻都不曾闲着。若是天气好些,他就亲自在州城周边转转,或在集市上实地考察;若是气候恶劣,不宜外出,就留在官署翻阅陈年卷宗,直至深夜。万幸这份辛苦付出,最终未被辜负。在将资料搜集齐备,梳理完成后,他不仅对秦州有了较为具体而全面的了解,对要从何下手,也终于有了些许头绪了。一策远远不够,循序渐进恐来不及,必须多管齐下才是。陆辞首要关心的,自是秦州军事防御力量。秦州身为西北军事重陲,毗邻者虽以吐蕃为主,但还包括羌族等割据一方、势力较弱的部族。各族以游牧为生,军种自是骑兵最众,显然是以步兵为主体的宋军的克星。一旦宋军不可再固守城中,而需主动出城迎战的话,那势必难以抵挡机动灵活的骑兵的冲击。要遏制骑兵在广袤的草原地带和平原地区的威胁,增强边境军事防御能力,以及在兵源上进行合理节约,修筑堡寨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但修筑一个健全有力的堡寨系统,不禁需要耗费不短的时日,资金也所需甚多。更何况,秦州城中人口稀零,青壮劳力大多已被吸纳入军,剩下些老幼妇孺,要想组织起足够的人力进行工事,那真是谈何容易。人手上的不足,那是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硬伤。总不能让本就不多的军士们放下兵器,修建防备工事罢?若让军士落得疲惫不堪,让敌军一网打尽,才真是得不偿失了。陆辞将目光投向舆图,沉吟许久后,暂且圈定几个总体人数在不多不少,平日不甚活跃的部族,作为日后招抚的备选。毕竟西夏也好,吐蕃也罢,一旦一方内部凝聚起来,开始对外扩展势力,首先遭殃的可不是大宋,而多半是这些被夹在中间的部族。不是被一方拉拢,成为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