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2 (第2/3页)
>必须得保陆辞。在见两位十分器重的重臣联袂而来时,原还因陆辞的回归而冲散了愁绪、难得露出笑模样的赵祯,马上就察觉到不妥了。尽管他为回避爹爹未去早朝,更不曾在朝中布置耳目,此刻也能轻易从两人面色上看出事态严重。等听寇准无比凝肃地将早朝中事一五一十地道出时,赵祯头个反应,即是惊诧万分。他站起身来,下意识地反驳道:“不可能!昨日小夫子一直在我殿中,陪我叙话,还一道用了晚膳,我亲自送他出的东宫门,又怎会到爹爹那去了?”赵祯这番为陆辞辩护澄清的话一出,却将李迪和寇准一直不敢肯定的猜测,直接来了个印证。二人面色凝重地对视一眼,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八九不离十了。寇准轻轻叹息。显而易见的是,陛下之所以毫无缘由地发作陆辞,恐怕根本不是为那子虚乌有的‘不逊之言’。而纯粹是借题发挥,冲着陆辞背后的太子殿下来的。太子对陆辞的倚重和信任,众人有目共睹,陛下自然也心知肚明。那只消将陆辞驱逐出京,岂不等同于断太子一臂?太子在颓丧之下,自然而然地就会收敛几分,正正如了收权心切的官家心意了。哪怕真有‘口出妄言’,那定然也是陛下步步劝诱,步步相逼,为保护太子,陆辞才不得不招祸上身,自寻贬谪。在听到李迪和寇准委婉阐明陆辞前程危在旦夕的缘由后,赵祯脸色登时煞白,紧抿着唇,半天说不出话来。他潜意识里固然有意回避,却绝非蠢钝之人,经二人点出后,自是信的。像小夫子那么好,又是所有人眼里公认的能言善道,好与人交际的人,对爹爹素来敬重,怎么可能在归来的头日,就吵自身的依仗出言不逊?更别说没有爹爹的传召的话,小夫子根本踏不进大内半步,又何来的口出狂言的机会?定然是他将小夫子送出东宫后,前脚刚出,后脚人就让爹爹带走了。为何将人带走?——问的定然是小夫子提前回京的缘由。不论小夫子是否说了真话,爹爹绝对是为予他警告,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