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7 (第1/3页)
朱郎也还好吧?”陆辞笑道:“一切都好。馆职清闲而清贵,他又是个稳妥的性子,也不可能出什么岔子。除却忙公务外,便是趁机读些珍藏古籍,再有就是以文会友了。”陆母幽幽道:“你自个儿不急着成亲,也就罢了,还带个坏头,叫朱郎也当没这回事似的。”狄青一个激灵,倏然竖起了耳朵。陆辞却只是轻轻一声叹息。陆母斜眼睨他:“怎么?想好要拿什么理由糊弄我了?”尽管自知不是独子的对手,但对打小心眼就多、又极有主见的陆辞究竟会是听从自己的唠叨、还是寻些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搪塞过去,答案陆母还是可想而知的。陆辞淡淡道:“榜下捉婿的热闹,娘亲真以为只是看重新科进士的才貌?朝中正是局势不明,斗争不断的时刻,娘亲眼里是简单的娶妇,落在他们眼里,却只是一场利益相合的姻亲,攸关派系,也攸关前程。如今我尚且根基不稳,如若掺和进去,并无自保之力,为免避嫌,自然急不得。”一听涉及朝廷中事,陆母也敛了玩笑的神色。随着陆辞的讳莫如深,默默地噤了声。一颗心被吊得七上八下的狄青,这时也终于落地了。陆辞清楚的是,陆母并非是抱孙心切,当真急着让他成婚——充其量是听多了冰人的话,加上惦记他孤身远在京城,没个贴心人照顾,不免担心,才想着给他相看女子罢了。在宋人眼里,男子适宜婚配的年纪,范围颇为宽泛,小至十五,大至而立之年。陆辞算上虚岁,也才及弱冠,还能被看在较早的行列了。况且其他条件不谈,他如今单是事业有成这点,就全然与‘愁娶’二字搭不上干系,陆母也的确不必过于急着成婚。当然,拿朝廷来做推脱,也只靠自己的确是公认的升迁过速这点,算一条缓兵之计。再过个三四年,随着他年岁渐长,陆母催婚的力度,也定然会变得猛烈起来。但那又如何?陆辞对此浑不在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若真的不想娶,自然不愁‘正当’的理由再进行推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