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4 (第2/3页)
/br>因契书存在这一漏洞,对方摆明不愿通融,耍起赖来,就让本就不擅应付此道那士子,拿对方的不近人情感到无可奈何了。陆辞观那人的着装打扮,也不似家境富裕的,面临这种紧要情况,还需自己出面申讨,显然身后并无人可靠。他沉吟片刻,吩咐道:“取三贯去,问清他名姓后,再借给他。”三贯不多不少,足够路费了。狄青目光微动。他自然猜得出,公祖之所以以‘借’而非‘赠’的形式,将那不大不小的金额交到对方,就是为了让对方更愿意接受下来。连面都不露,就是不愿摆出施恩的姿态了。即便如此,那带着钱去寻人的下仆,还是遭到了谢绝,无奈回来:“那郎君道,多谢郎主美意,只是坦言他家里并不宽裕,近来又遭变故,更是窘迫,恐怕难以偿还,并不愿欺瞒郎主。”陆辞笑道:“我何时说过,还账的人会是他了?”不但是健仆,狄青也是一愣。陆辞淡淡道:“他要不回自己的账,我却有办法要到。所以他所欠下的,顶多只是份我替他讨账的人情,就让他宽心收下吧。”这话的确不假。对家境寻常,无权无势的学子而言,想要回这笔路费可谓千难万难,但于如今的陆辞而言,则是桩仅需一句话,就能彻底摆平的小事。毕竟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可不是白忙活的。狄青若有所思。再次得了指示去的健仆,就将陆辞的话原原本本的重复了一遍。那士子怔然许久,却仍未伸手接过,而是猛然抬头,心中宛有所感地看向健仆来时的方向。——可惜只来得及瞥上一眼,仅仅捕捉到一个侧面,就因对方转身走远,而再看不见了。见这士子面露怅然,还似犹豫,着实不愿再失败而归的健仆,便将陆辞教他的另一番话给说了出来:“郎主还想问你,你十年寒窗苦读,究竟是为修身治国平天下,还是为与船夫继续纠缠的?”此话一出,本就动摇了决心的士子,就再不迟疑,伸手接过了。他向健仆拱手一谢,又一板一眼地向恩人所在的船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