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25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57 (第3/3页)

,不禁有些讶异。

等到资善堂中后,他才得知,太子因被官家召去说话,会迟上一会儿。

这是为什么?

陆辞不动声色地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第一百四十九章

赵恒的病虽称得上严重,神智却离糊涂尚远。

尤其在他耳边还没有人煽风点火,危言耸听,使得他在将刘娥催离宫室后,难得地有了静心沉思的余暇。

思来想去,他越发觉得,让太子在自己病中监国理政的提议,的确不错。

一来他病体难支,无法起早赴早朝;二来是自己膝下仅得这一子,将大业传继于他,也是早晚的事;三来则是六子年纪尚轻,课业尽管做得不错,性子也是沉稳谨慎的,到底匮乏切实理事的经验,现令其锻炼一番,大多情况下,还是得向自己求询的。

既不用辛苦做事,还得随时面对台官的弹劾劝谏,权柄实际上又仍然掌握在自己手里……

赵恒压根儿就忘了自己已许久未亲政的事实,不禁怦然心动了。

当然,真让太子监国的话,哪怕不寻由头罢了寇准的相位,也得从东宫臣属中提拔一位谨秀端正,既不与寇准一道,也不与王钦若沆瀣一气的。

毕竟赵恒很是清楚,寇准脾气固然霸道刚烈,在朝野士林中,却皆享有极高名望,方能在多年浮沉中屹立不倒。

莫看因寇准高傲,不曾正式结党成社,但因慕其华彩,而心甘情愿唯其马首是瞻的,朝中可谓大有人在。

他有时且得暂避锋芒,甚至独自怄气,更何况仅是半大郎君的六子呢?

而让王钦若与寇准互换位置,由王钦若作首辅的话,赵恒也难放心。

哪怕他更喜说话中听,才干也极其出众的王钦若,但其缺陷也无比明显:侍明主则贤,侍庸主则奸,圆滑油润,多面逢迎,并无操守可言。

再荒唐的行事,从他口中,也不曾说出过半句反对的话语,更别说寇准式的愤怒训斥了。

而是会不惜翻箱倒柜,折腾大小库房,也要为圣上排忧解难,好叫心愿得偿的。

太子一不甚晓事,初监国时还如履薄冰的小郎君,又哪儿能有他的明辨忠奸呢?

他要是还得时刻操着太子许会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