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50 (第3/3页)
走了?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这种酬答互动在宋时家宴上很常见的,被视作风雅事。且因为多是家妓,传唱范围不大,传播意义并不明显。代表人物:晏几道第一百四十五章对王曾言语间所暗示的朝中将有大番波折之事,陆辞并未太过放在心上。并非是不信的缘故,而恰恰是因为太信了。陆辞心知肚明的是,朝中寇王丁三派混战的局势早已明朗,总有彻底决出胜负的一天。决定性的那件事,随时都会发生,且一旦发生,就绝对将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作为区区一太子左谕德,陆辞颇有自知之明,过得很是安分守己。早朝过后,白日主要是绘画和讲经,夜里备课之余,就是陪友人们闲聊。连休沐日历,也只是与柳朱晏几人在京师内游景喝茶,连城门都没出过,免得被人弹劾个‘擅去官守’的罪名。到天禧元年年末时,京中突然发生了一件很是荒谬的案子。那是两名巡查皇城的亲从官,被查出夜宿长春门时,使用钢刀撬开了由他们看护的玉清昭应宫墙壁,顺利进入后,便将慎重收于其中的‘天书’,以及各类‘法器’和金银珠宝,都一并盗走了。此事传出,市井间众说纷纭,既有对贼人的惊叹,也不乏对‘天书’的好奇。有些对天书一直便半信半疑的人,更忍不住想,若真是天书,定有神奇的地方,岂会轻易被贼子盗走?且贼子如此,就不怕招来报应么?官家听闻后,即使对造神的热度已降下不少,仍是勃然大怒。得亏因这两小贼落下破绽太多,不出数日,真相便被查明,二人被捉拿归案。未出数日,主犯便被判处砍去双手,再示众三日以作警示,最后正法。受到降职或罚铜处分的,还包括一众监管不力的皇城司官和将校。因案破得快,处罚方式也极凶戾,一时间那些同样对宫观中摆放的名贵物件起了鬼祟心思的人,也彻底没了胆子了。若是虔诚的信徒,肯定不会有盗取‘天书’、只为拿在手里一探究竟的‘亵渎’举动。而于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