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8 (第2/3页)
道:“这也是听晏殊说的?”周怀政的计划,他分明还在考虑之中,尚未决定真正出手支持。官家身体越发不好,不愿理政,亦极其信任周怀政这一身边内臣。周怀政自信满满地表示,他能说服官家禅位于太子时,寇准内心其实是偏于相信的。但太子过于年幼,即使继位,也无法独自理政,而需人摄政辅佐,代为主持大局。这一人选,寇准毫不怀疑,在意气用事的情种皇帝眼中,会是刘娥那一介女流,而非朝中重臣。周怀政倒是想将刘娥一气呵成地废除,再请寇准摄政——当然,届时他是否要逐步要求分一杯羹,就不得而知了。但这说易行难,且不说有避嫌之理,即使他当仁不让,朝中也多的是阻力。倘若一个环节失控,岂不都要弄巧成拙,白白托了刘娥上位?正因如此,寇准才百般纠结,一时半会下不了决定。陆辞一边说,就一边仔细观察寇准,一丝一毫的变化都不放过。从寇准眼里,他除了惊诧之余,并未看出杀意,顿时心下大定,一针见血地反问:“我从何得知这些,于相公而言,怕是无关紧要。而是真正手眼通天、耳目遍野、且视相公为敌的丁谓会更容易探知此事这点,才值得相公深思吧?”说到这里,陆辞意味深长道:“我知相公不见得瞧得上丁谓此人,然其也不似相公所以为的那般孤立无援。”以丁谓那心思缜密、隐而后发的作风,一旦走漏些许风声,有了蛛丝马迹,这场密谋都注定以惨烈失败告终。从古至今,无数密谋者都栽倒在‘事泄’两字上——尤其在这一回,主事者并非寇准本人,而是由周怀政开始发力。关乎身家性命之事,最不当假借人手,凭什么信周怀政能瞒得密不透风?当然,就陆辞看来,寇准那有点春风就得意,一点就炸的牛脾气,也不是个适合搞这种细腻阴谋的。寇准沉吟不语。他虽脾气爆裂,但在面对自己一直看得顺眼的人时,倒还是听得进去一些话,不至于六亲不认的。陆辞的话虽然难听,却句句说到要害。单这份在关键时刻、专程来提醒他,无异于雪中送炭的心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