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8 (第2/3页)
了。等太子与这位左谕德坐到太子宫的讲堂里,内侍已将陆辞需讲的给备好,放在案桌之上。陆辞眼皮一跳。讲解,对不久前才为应付科举、而把其中内容逐字逐句地细读的他而言,当然不算难事。但在他看来,采用的语言,大多连成人都感到古奥难读,迂涩难懂,又怎么适合给赵祯这么个虚岁不过十岁的少年郎?不知陆辞的小小纠结,赵祯悄悄地怀着难得的隐秘期待,已一丝不苟地坐好了,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陆辞纵同情小东宫,也不可能不知天高地厚地对教材的选取指手画脚,多加置喙,而在心里暗叹一声,将书摊开,不疾不徐地开始了。好在他所讲解的内容,同日的上午,就已由太傅他们传授过一遍。他所负责的,应只是查漏补缺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位看着寡言少笑、身份尊贵的太子,全程都听得无比认真,丝毫没有不耐烦的神态,还不时客客气气地提出几个问题。而他所问的,陆辞也分辨得出,句句言之有物,非是随口乱说。——不愧是用全国最强师资力量,教育出的最为精英的儿童啊。陆辞心里感慨万千,在回答赵祯问题时,自是极其认真尽心。考虑到对方尚幼的年纪,他切入问题、讲解答案的方式,自然与过去跟友人们探讨时有所不同,而采取了类似于他编写那几本教辅书时的模式。致力于深入浅出,又不失风趣。这么一来,就既能被所赵祯吸收理解,还能保持对方继续听讲的兴趣了。陆辞的这份用心,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尤其赵祯平日已习惯了接受比原文还来得艰涩复杂的答案、懵懂半知的,现尽能听明白,不禁很是惊喜。一人讲得用心,一人听得认真,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得飞快。当内侍小心进来,提醒二人已到了宫中落匙、陆辞出宫、太子用膳的晚膳时辰时,赵祯还大吃一惊:“当真这么晚了?”内侍也没想到,这位头日进宫任职的左谕德,会与太子殿下如此投缘,连讲解如此枯燥深奥的,都能叫殿下沉浸其中,直到忘了时辰的地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