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6 (第3/3页)
次能顶咱们种好几年田……”赚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村里人只要走出去就能知道外面严峻的形势,想办法寻求生路,都是一个村的,他能帮到也只有如此了。同样的事情在各国不少地方都发生着,不少得到‘提点’的民夫回国之后都选择了搬家‘叛逃’,在秦国百姓美好生活的强烈对比下,这些生活在底层倍受压榨的各国百姓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其实并非他们没有爱国之心,而是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平民,祖祖辈辈都遭受着压迫,过着辛苦麻木的生活,对自己腐烂的国家归属感着实不多。深切的爱国之心是建立在这个国家上层人给子民带来的希望,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谁爱它?-不过并不是每个国回去的民夫都受到了‘指点’,毕竟有些国家的百姓虽然不是那么富裕,但还是不错的,比如说姜国民夫就是,秦国虽好,可是他们还是更愿意回国,因为他们国家很强大。所以当初姜国的民夫唐钰并没有打乱跟其他国家的民夫混住,而是整体集中管理,并且所在的地方也是秦国发展比较缓慢的,防止的就是这些人回国后透露得太多。但是这群人唐钰也没准备白白浪费,回去的时候不仅给姜国民夫同样发了10两奖励金,还这些人准备了不少‘特殊礼物’。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礼物不是吃的,也不是穿的,而是跟学习相关的用具,一套笔墨纸砚和一本诗集。姜国民夫虽然不知道秦国为啥送这些礼物,但是笔墨纸砚大家拿着还是很欢喜的,读书用的东西百姓都喜欢,带回家能给孩子用;诗集不认识,但好歹也是本书,而且还是用昂贵纸张做的书呢,不要白不要。而去接民夫的姜国使臣翻看了诗集,发现里面的诗集都是写些赞美山水之类的诗,文辞确实惊艳,不过意内容却没什么特别含义,也就没多管。再看见诗集的作者留名是唐钰,想起秦王那股子宠爱这位男后的劲儿,使臣嘴角抽抽就当暴君又在发神经了。当然使臣也不是没想过直接没收民夫手上的诗集,但是没有个正当理由也不能干,虽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