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89 (第3/3页)
有事就怀疑到我头上,你这样我会伤心的。”荣弋面无表情,不想再与他开玩笑,遂起身离开。可他刚转身,K忽然又问他:“你真的不打算先把乐章用掉吗?”荣弋斩钉截铁一个字,“不。”K撇撇嘴,真是无趣。时间如流水,很快就到了林砚东出狱的日子。这几天肖童都没有去见林砚东,那天他问林砚东进是为了什么,林砚东回答他: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这跟许多年前的答案没有什么不同,林砚东还是那个林砚东。肖童站在塔楼上目送他离开,不知不觉想起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形。那是他父亲的葬礼,挂满白幡的大帅府里,挤挤挨挨都是前来吊唁的客人。林砚东穿一身月白长衫,一声不响地站在角落里,可依然有许多人因为他的存在而窃窃私语。一个戏子,实在不该出现在这里。急匆匆归国的肖童连围巾都来不及卸下,就赶去了灵堂,进门的时候刚好与林砚东擦肩而过。那时肖童只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满脑子想的都是那个终于死了的混账爹,便没放在心上。后来再见到他时,他在西苑的戏台子上唱戏。大帅府是征用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院改建的,这户人家从前做过官,家里不仅宽敞气派,还专门建了个戏台子。那天晚上肖童失眠,隐约听见远处有唱戏的声音,就循声走了过去。后来大哥跟他说,父亲夸过他戏好,所以请他来再唱几段,告慰亡灵。夜半的戏台上,一个看客都没有,只一盅没人喝的酒,和台上的戏子。肖童素来是个大逆不道的,自顾自在台前坐下,抢了他爹的酒喝。那一年肖童十七岁,林砚东却已有二十五。二少爷年轻气盛,又喝了几年洋墨水,自诩眼界开阔、思想超群,可在林砚东面前,总有种还是孩子的气短之感。他原以为自己受的西式教育,也更爱开明自由的西方,平日里一见那些穿长衫、马褂的就觉头疼,更听不了“之乎者也”,唯有林砚东是个例外。他身上自有股文人风雅,不上台时爱穿长衫,有时戴副眼镜,手不释卷。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形容他,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