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5 (第3/3页)
br>不过只又片刻,它们持续上浮,朝水面靠近,便能看清楚——那是泡在“黑水”里的一张张人脸。苍白人脸漂在黑色怨气凝成的溪流当中,它们冲破天荒在桥上驻足的队列抬头,脸上面无表情。却又有点像被新娘的言行惊醒。其中有的“人”原地停滞良久,忽的,就慢慢眨了一下眼睛。*“这地方最早叫孙家坳,因为当地最大的宗族孙氏一族在这群居而得名,后来又改名福高村,意思是祈求全宗族福气临门,年年风调雨顺,生活节节攀高。”盛珣手中的卷宗纸页泛黄,另一册族谱摊开在林朗帮忙收拾出的小桌桌面上。他速度很快,对于村子的简介部分早一目十行地看完了,至于那花了大篇幅去赞美的宗族“简史”,他是直接跳过那些天花乱坠的夸耀,只挑了关键浏览。村子的更名和新名寓意被单独念出来,倒不是因为这部分也是关键。它正相反,是因为足够讽刺才会被专门点出。福高村有个美好寄托。是宗族里的掌事专门托人算后而起的吉名。可惜,再吉利的名字也敌不过人心奸险,这一整个村都封建守旧得可怕,比起自力更生,他们更相信祖宗庇佑,认为只要严格遵规守礼,供奉先祖,便会福运财运应有尽有,人旺村旺宗族兴旺。这种对于供奉与显灵的执念几乎刻在每一个村民骨子里,就连孩子也不例外。而人一旦对某种虚无缥缈的执念推崇到了极点,必然生出祸端。最开始,是又一次耗费人力财力翻新了祠堂后,账面上的钱款在不断流失,祖宗显灵带来的“庇佑”却迟迟没有看见。正常人面对这种情形,可能是懊悔,可能是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受到蒙骗。但在“供奉”与“显灵”已成共识的山村里,孙家人们想的是——会不会是仍有哪个地方不够周全,所以祖宗拒绝显灵,认为他们的供奉还不够心诚?宗族记事卷宗上以赞美的口吻记录了这一场荒谬的反思。祠堂的掌事宗子与宗正耗费几个夜晚,他们逐一排查对先祖的供奉记录,就终于在几天后喜不自胜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