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基建狂魔_分卷阅读12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9 (第2/3页)

前这座船型建筑。

殷知礼要的,是像船又不是船的艺术。

和律风单纯想象的照搬福船,截然不同。

律风脱离了建筑表达的世界许久,在老师的阐述里,渐渐找回了对建筑物的感知。

建筑是自然界的真实映照,而不是枯燥无味的重复。

直到他和殷以乔告别老师,回到立安港,律风脑海里都在思考——

如何设计一座符合南海、像船又不像船的建筑。

老师设计的大船,足够漂亮。

但是律风能够隐约捕捉到老师的意思。

设计里美丽的是船,作为建筑师永远不能为了追求美,忘记了建筑本来应当具有的特性。

正如那些跨海大桥正在创造的海上平台,首先它们是稳固可靠的桥基,然后才是盛满莲花般美丽动人的荷叶。

殷以乔在酒店客厅挑选综合旅游区的地面铺设材质。

律风坐在茶几旁,随手画出心里印象深刻,像船不是船的地标建筑。

悉尼歌剧院的圆拱白帆。

nemo科技馆的铜绿色航船。

滨海湾金沙酒店的扑克巨轮。

律风闭着眼睛都能勾勒出它们的外形,分析出它们独特的设计理念。

象征主义建筑的广泛应用,似乎已经很难寻找到超越经典地标的设计。

也难怪老师画出了大船之后,陷入长久深思,迟迟不能决定好南海隧道旁边商业楼的造型。

殷以乔忙完工作,走到茶几旁,就见到了无数张船型建筑草稿。

那些知名的建筑物,被律风拆分成了不同的模块,落笔标注了设计的缘由。

认真得像学生笔记一般的草稿,逗笑了殷以乔。

“律工,你这是要重操旧业?”

“我只是在解题。”律风抬起头,撑着下巴晃着笔认真说道:“商业楼有48层,下面又要建立宝岛最大停车场、地铁站,还得扛住随时登岛的台风。难怪老师不满意那座船的设计,如果原封不动地施工建设,它可能会成为全世界第一座被风吹下海的高楼。”

“行了,不要操心爷爷。”殷以乔伸手把人拽起来,“他总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南海隧道合龙前,宝岛大楼一定可以完工。”

殷以乔的信心,来源于十年如一日的相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