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1 (第2/3页)
br>村口是用两根大木头挡住的,里面人不出去,外面人也不进来。自从盖了围墙将村子包围以后就只剩下正门这一个出口,平时都是堵住不进出的。走近就听见了外头有吵嚷声。烈日下,一阵轻风都能卷起一阵泥沙呼啸而过。远处荒漠一般的大地因为太阳的炙烤而变得模糊起来。人群里不可避免的弥漫着难闻的汗臭味,以及在这份难捱的炙热下,浮躁起来的人心。外面那群卖水的人也真的是看人下菜碟,别的村子换水都是用粮食,到了这十里村就只要菌包。他们不缺水,可菌包对他们而言实在稀罕。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人专门去李宝国那里买菌包,才让李宝国知道了拉项骆过来。其实他们这样也无可厚非,可以理解,只是他们实在狮子大开口了些,说是一斤的菌包只能换一斤水,而且不议价。有的人已经拿了菌包过来了,就等谈价合适以后买水,可对方咬死了这个价格,还说只要质量最好的那种菌包,差的他们看不上。这样嚣张的态度,仿佛是吃准了他们已经要靠菌包续命的地步。第81章第81章项骆听着旁边人咬牙切齿的骂声就明白了,这些人估计不知道菌包制作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水的,虽说不多,可完全没必要拿需要加入水去制作的菌包去换水。而且一个质量最好的菌包当前价格就是三斤粮食一个,三斤粮食换一斤水?现在水还不至于贵到那个程度。退一万步讲,有这些粮食,村民们为什么不自发再打一口更深的井?发电机有,机器也是现成的。最多就是不知道多少米才能出水,先前已经有了两次打出废井的经历,没有那么多柴油浪费就是了。项骆听着都觉得荒谬,其他人自然更觉得不可理喻。只说那些人是想菌包想疯了,这个价格不可能。如此两边人焦急起来了,说出来的话自然没有好听的。那头吵的火热,却依旧不见价格落下来。身边人来来回回的,有人热的不耐烦转身离开了,也有人过来看热闹询问情况。只是来来走走,那边一斤水都没卖出去。项骆往前挤了挤,看见那木头的做的车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