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74节 (第2/6页)
们也是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还能看个短道速滑的比赛直播看得这么乐呵。 毕竟嘛,平时的体育赛事解说,解说员都挺会给运动员留面子的,就像是苏凉早上的解说节奏一样,哪怕是面对一些表现稀烂的选手,也硬是能够从选手们那稀烂的表现中给找出一些优点来夸夸。 哪里就能够像是今天这样啊? 看看! 看看苏凉这会儿那冰冷的嘴里正在点评得都是个啥? ——【如果一个选手的体能较差,那么或许是选手的个体问题,担当这一整支队伍的选手都存在同样的问题的情况下,我认为需要担负首要责任的应该是队伍的教练团队。】 ——【我以为教练应该帮助选择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滑行方式,而不是强求选手对某一个选手进行强制的模仿,刚刚的这一组比赛我不想说更多,我只想对郑文冰选手的教练说,郑文冰的个人特色在于他的平衡能力强,能够很好的掌控过弯技术,虽然存在速度耐力较弱等问题,但是只要好好研究他的个人能力出色的部分,完全可以发展出一套更适合他个人的滑行方式。我想教练组应该明白我话里的意思——一味的模仿只会让郑文冰在无法适应的同时,逐渐失去他个人的技术特色,直到最后泯然众人。】 ——【对于部分教练团队,我希望教练组能够知道,对于选手来说,适当的压力能够激发选手的比赛动力,但是过度的压力和始终高度紧绷的精神状态,一旦这根绳被绷断,等待选手的将是崩溃的职业生涯和一塌糊涂的心理状态。成绩重要,但是如何在保证选手心理健康的情况下适当地激励选手更重要。 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国际上也同样是个难题,学习南韩的高压模式可以,但是你不能光有心理上的高压——南韩在技术上的细致钻研,请问教练组学到了吗?】 一连串的点评,越来越辛辣,到了最后,苏凉点评时其实已经不再针对某一个队伍了,多少算是给这些教练团队留了点面子。 只是苏凉所点评的这些内容,圈子外的人或许分不清他所说的对象谁是谁,可圈子里的队伍或者是一些资深的冰迷,在听过之后基本都能当场解码了。 就像是那个一整支队伍的选手都同样存在体能问题的,就是某个挺有名气的俱乐部队伍,这个俱乐部队伍中唯一一个没有体能问题的就是某个在体能上天赋异禀的小将,因为这个小将的存在,俱乐部始终不承认自己的队伍在体能训练上存在缺陷。 但是苏凉在点评这个小将时就提到——如果在日常训练中能够加大对体能训练的重视,这个选手在体能上还能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至于那个郑文冰。 一开始冰迷们也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