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_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69节 (第3/6页)

句:【苏凉牛逼!】

    而这个帖子里,在注意到苏凉的点评后,紧急联系选手主管教练的事情还不止是王俊这么一个。

    等王俊翻完了这个帖子后,发现有不少的选拔赛运动员家属、朋友都已经纷纷冒头,感慨苏凉的解说问题之精准。

    原本前头苏凉的这些解说刚被‘翻译’出来的时候,还有人觉得苏凉这说话方式是不是不太好呢,结果立刻就有林秀敏的朋友跳了出来——

    232l:【怎么不好了?敏子他的问题就是在这儿搁着,就是得要解决,难道苏凉从头把他夸到脚,敏子身上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了吗?不可能的事儿!我们想要的就是苏凉这种可以直接一针见血把最大的问题点出来的讲解风格,这样运动员在知道自己最大的问题在出在哪儿之后,我们也可以针对性地去训练、去调整!】

    这一条的评论很快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其中不乏有部分没有跟到现场的省队或俱乐部某些选手的教练也现身说法。

    239l:【我个人也是非常激动于苏凉的这个解说风格的,要知道坐在解说席位上,其实从那个视角和屏幕上,能够观察到的细节是很有限的,而且一组比赛有4名选手,说实话,一般人光看比赛的话,根本就注意不到这4个选手在启动滑跑的时候在姿态技术或是爆发力强弱上有什么不同——通常只会觉得嗖地一下,选手们就已经全部蹬冰启动了,然后就进入到了第一个直道衔接弯道的争夺内道领滑位置的阶段。

    这看起来简直是眼花缭乱,就别说是一般观众了,一些资历浅的解说员都不太能够看清赛场上的实时情况。

    所以有的时候观众们看比赛,会发现解说员并不会在实时解说赛场上的赛况,反而会提一嘴这个或者那个国家队的整体技术特色,又或者再提一提这个选手的历史成绩等等。

    像是咱们体育频道的林方正老师和廖雨薇老师,两位都是老运动员出身,解说资历也很深了,但在一些重要赛事上,其实大家也可以发现,两位老师更多的是从情绪上激励观众,而不是从选手的技术细节表现上开始入手讲解。】

    这个回复的人就是被王俊一个电话喊上来的王杰的主管教练,他在看完楼里苏凉的解说后,特别是把苏凉针对冀省省队的几个青年选手的比赛情况解说全部挨个儿看完一遍之后,这会儿心里满溢出来的,可以说全部都是对苏凉这个天才选手的感慨了。

    这会儿他不仅是自己在看这个帖子,还把帖子的链接分享到了他们冀省省队的教练qq群组里,于是很快冀省省队的青年教练组这里就从他一个人看帖子,变成了一群教练和助理教练一块儿看帖子。

    一边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