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_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46节 (第3/6页)

作做出预判,然后根据你的预判结果,对自己的滑行战术进行调整。

    这件事说起来困难,但是实际上能够这样做的选手还不少——大家都是运动员嘛,哪怕我对你不够了解,但是只要我肯动脑子,那么预判个五成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只是预判是一回事,预判之后你自己的行动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当你预判出你的对手出现动作失误,接下来马上内道上会有一个足够供你超越的空隙出现了——这就是所谓的在冰面上出现的超越时机。

    但与此同时,你预判出了这个时机,可你能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吗?

    短道速滑的赛程上,一切的变化说起来慢,但实际上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机会都是转瞬即逝的,一旦你没能抓住这个机会,那么下一秒你的对手或许就已经重新弥补了这个失误,让你无计可施。

    就比如上午的预赛中,实际上埃利泽勒佩奇在苏凉最后一圈加速滑行开始之前,他还是处于第一位上的,完全有机会晋级到半决赛,可是他在被苏凉压制了大半赛程之后,自己的滑行速度已经下降,而在苏凉突如其来的加速中,埃利泽勒佩奇没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同样加速冲刺,这就被比他要快了一拍的崔尚勇抓住了时机,全力加速赢了在苏凉之后的第一个晋级半决赛的名额。

    要说崔尚勇当时的单圈速度就比加速后的埃利泽勒佩奇快吗?

    其实未必。

    他比埃利泽勒佩奇唯一快的就是对苏凉速度的判断和对时机出现那一秒的判断,他在察觉到机会出现后,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就开冲了,这才让慢了一大拍的埃利泽勒佩奇在反应过来之后,哪怕是全力提速也只能望着他的背影兴叹了。

    而如果说崔尚勇对于时机和机会的把握已经堪称精准的话,那么在李在亨看来,他身后的这个苏凉对于时机的预判简直就已经达到了魔鬼的程度。

    同时,不仅是对时机和对对手的观察能力达到了魔鬼的程度,他对于自身的身体控制能力更是已经登峰造极。

    要知道观察是观察,当你观察捕捉到时机,同时又具备足够的执行想法的胆魄时,你同时还必须具备对自己身体足够的控制能力。

    否则你倒是够眼明心亮了,可身体跟不上脑子和胆量,那又有什么用呢?

    就像是李在亨曾经的那些对手们——有谁不知道他一刀变道的能力吗?

    不,所有人都知道!

    可是他的那些对手们哪怕知道他的能力,可有办法阻止他吗?哪怕他就是刻意把后面的对手带得路线偏倚,那些对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