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59 (第5/5页)
科”法令,实行官员俸禄田和柴山制度,封建经济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对外贸易更为频繁,因此现在韩国的英文“Korea”便是由高丽转音而来,高丽建国后,乘渤海国衰落之机向北扩张,把北部疆界进一步延伸到鸭绿江下游南岸,九九三年,高丽契丹战争后高丽按协议与宋朝断交,并获得鸭绿江以东土地,并在以后三次战争中击退契丹的入侵,一一七零年和一一七三年,以武 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一二三一年,高丽蒙古战争,高丽国王逃至江华岛,一二五八年崔氏政权垮台,国王投降蒙古,蒙古则答应撤军。元朝建立后,不肯降元的三别抄继续发动抗元战争,一二七三年,元军占领济州岛,高丽蒙古战争结束,高丽成为元朝的藩属国,直到一三五六年恭愍王回复时高丽朝廷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一三八八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早已决心归附明朝,他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并发动政变,一三九二年,废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向明朝称臣,定都汉城(今首尔)朝鲜王朝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政策,朝鲜王朝时期,统治阶级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重新调整了君主专制的国家机构,把军队的统率权集中于中央,朝鲜王朝初期实行“科田法”制度,把全国土地按等级分授给文武两班,并规定可以世袭,使“私田”进一步趋于私有,朝鲜世宗时期国力达到极盛,经过数十年开疆拓土,朝鲜终于形成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的北部疆域。 十五世纪中叶以后,地主阶级利用各种手段兼并土地,扩大私田,残酷地进行高利贷盘剥,引起农民不断反抗,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党争激烈,士祸不断,矛盾日益尖锐,国力也逐渐衰落,一五九二年日本的丰臣秀吉派兵二十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派军援朝,一五九八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朝鲜将领李舜臣和中国将领邓子龙互相支援,最后都壮烈牺牲,史称“壬辰倭乱”中国称“万历援朝战争”一六一八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军援助明朝,一六二三年,朝鲜擅自废国王李珲立新君,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主张“待中国更立”一六三六年,清军攻占朝鲜,朝鲜国王投降,改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属国,一八六三年,朝鲜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史称朝鲜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