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9 (第4/5页)
中国的东突厥兵团,向西突厥汗国总攻,三道并进。西突厥沙钵略可汗亲统十姓(十个部落、兵团,自中亚向东挺进迎击。两国大军在伊丽水(新疆伊犁河)以北相遇,沙钵略可汗大败,率领残军渡伊丽水,向碎叶水(哈萨克吹河,或译楚河)撤退,中国远征军穷追,在碎叶水北岸再次决战,沙钵略可汗再大败。带着左右少数侍卫,向西逃亡。逃到咸海东南的石国(乌孜别克塔什干市)被石国生擒,交给抵达城下的中国远征军。 跟东突厥汗国的情形一样,西突厥汗国的部落从此星散。以后虽然同样也有“可汗”兴起,总归昙花一现。到下世纪(八)四十年代七四二年,最后一任中国派遣担任大可汗的阿史那听,被突骑施部落击斩,西突厥汗国途名实同亡。 中国在西域获得的是完整的胜利,跟张骞、班超时代有很大不同,那时不过限于移植屯垦,主要的是断匈奴右臂的军事联盟。而本世纪(七)起,却设州设县,又设军区,把西域纳入中国行政系统,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但在西方边陲,中国的扩张却受到挫败。 西方边陲的吐谷浑汗国(青海省)是四世纪五胡十九国之一前燕帝国的兄弟国。弟弟的一支进入中国本土,在邺城(河北临漳)建立前燕帝国。哥哥的一支辗转二千公里之外,来到青海湖附近,建立吐谷浑汗国。在大分裂时代中,跟中国西部边陲上的几个短命小国,如南凉、西秦,不断发生战争。本世纪(七)初,可汗慕容伏允在位,国力正强,遂跟中国大起冲突。六三五年,中国大将李靖率军深入青海草原,慕容伏允大败,集结兵力再战又大败,不能成军,只好率领残部向西北逃走,打算投奔西域当时还独立的于阒王国。走到柴达木盆地,部下散去,剩下的骑兵千余人,勉强支持,到了大沙漠中,部下几乎跑光。慕容伏允被侍从所杀。中国就册封他送到长安作人质的儿子慕容顺当可汗。但慕容顺在中国太久,汉化太深,不能为他的人民所接受,不数个月,就被刺死,由他的儿子慕容诺易钵继位。李世民大帝为了稳定两国间的关系,把弘化公主嫁给慕容诺局钵。然而吐蕃王国却在它背后不断抄掠它的牧群,慕容诺易钵不能抵御。六七二年,整个汗国溃散,慕容诺局钵和他的公主妻子带着仅只一千余家残余部落,投奔中国。 吐谷浑汗国灭亡,土地人民,全被吐蕃王国并吞。吐蕃王国是羌民族的一支所建的王国,包括现在的西藏、青海大部分——整个世界屋顶,比西域(新疆及中亚东部)面积还要大三分之一,首都逻些城(西藏拉萨)中国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国家,即令风闻,因为它在万里关山之外,也从来没有予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