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360-361) (第7/8页)
老夫岂能无罪,幸有魏公公心细如发,明灯指路,不至酿成大错,老夫代编纂诸君谢过公公了。” 被捧了一句的魏彬浑身轻飘飘的,哈哈一笑,“李相哪里话,咱家不过拾遗补阙,眼睛就难免毒了些,怎比得上阁老大才啊。” 李东阳陪笑一阵,突然道:“但不知对这二人的题本,圣意又是如何裁决?” “陛下认为这题本言之有理,令涉事所司详核书内差讹及誊写官姓名奏上。” 魏彬说完,又小声叮咛了句,“阁老无须担心,您老虽说担着总裁的名头,可凭您与刘公公的交情,这股风刮不到您的头上。” 李东阳笑着道谢,送走了扬眉吐气的魏彬,转过脸来已是一脸忧色。 “阁老,潘杨二人的这份题本内阁可曾收到?”詹事府詹事杨廷和上前问道。 李东阳摇头,“来此之前,老夫同你等一样也是一头雾水。” “上奏时银台未曾递交内阁,未经票拟明旨已出,难道是刘瑾……”杨廷和警觉言道。 李东阳点点头,喟然道:“老夫忧心,这是要兴大狱的前兆啊!” *** “你觉得咱家是小题大作?” 刘瑾在书案上搁笔,笑看立在身前的丁寿。 “是有那么一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丁寿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个头发丝细的距离,讪笑道:“翰林院那帮酸子自恃清贵,平日散漫惯了,写的文章都狗屁不通,编史时有失考据怕也是难免。” 这倒不是二爷成心黑翰林院那班词臣,京城内流传四大不靠谱,‘翰林院文章’位居其一,另外三个分别是‘武库司刀枪’,负责皇帝御膳和宫廷筵宴的‘光禄寺茶汤’,还有一个治死了N个大明皇帝的‘太医院药方’。 大明军备虽说不至于像一些段子所说的‘总兵戴生锈头盔’和‘三刀捅不死牛’,但工部督造官上下其手、虚应故事确是真的;至于太医院的药方,那位宁可天天吃铅汞化合物也坚持不吃药的道君皇帝最有发言权。 光禄寺卿位列小九卿,光禄寺自设银库,这里的官儿都是实打实的肥缺,中饱私囊是家常便饭,天知道供应一个吃素的弘治皇帝,仅弘治十四年光禄寺银库见底不算,还倒欠了户部太仓银库四万两,是什么样的骚操作才能干得出来,最缺德的是这帮孙子贪了皇帝的饭钱还不干事,给皇帝做的菜一路往咸、浓、厚、重口味上靠,连明朝老百姓都看不下去,“今大官进御饮食之属,皆无珍错殊味,不过鱼肉牲牢,以燔炙酿厚为胜耳”,想知道明代皇帝宫廷菜什么味道吗,吃两天大食堂就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