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第13节  (第2/6页)
收信地址是工业局,不知道你大学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一切是否顺利?我即将前往申城参加纺织工业技术交流大会,预备在那边淘换一点副食品,等回了汉城,就给你寄过去!现在国家正在发展中,物资十分紧缺,你攒这么多副食品,肯定非常不容易,再次感谢你的厚意!期待回信!祝好!”    最下面的落款是“小沈同志”!    正是这封,沈爱立自以为“周全得体”的信件,让樊铎匀打开的第一眼,就惊得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来回回看了一下午,当天就申请前往申城参加技术交流大会,督促着局里想法子临时买了一张前往羊城的船票!    坐在海船上的两个小时,他都无法按捺住心情,他等了快十年,以为当年只是父母逝世以后,他心理上出现了问题,产生的错觉,认识了一个叫“沈爱立”,又和他的同桌沈爱立完全不是一个人的姑娘,没想到原来不是他的错觉,真的有一个喊她“小樊”的小姑娘。    他第一次无比感谢姐姐的好意!无比庆幸自己当天没有错漏掉这一通电话!也无比庆幸自己没有放弃,而是再去了一封信!    此时樊铎匀的手忍不住又轻轻摩挲了下纸面上的“小沈同志”四个字,他在大学期间,曾给沈爱立寄了两次信,落款都是“小樊同志”,但是沈爱立的回信,仍旧称呼他为“樊铎匀”,落款也是“沈爱立”。    樊铎匀望着“小沈同志”四个字,他知道,是她回来了!    那个在巷子里,勇敢地挡在他面前的姑娘回来了!    第21章    沈爱立印象里,除了大学有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学校统一买的绿皮火车票以外,这还是她第二次乘坐绿皮火车,而且一下子就是二十多个小时!    等火车开了五六个小时,她就觉得有点难熬了,越发体验到未来技术进步带给普通民众的便利。    旁边的余钟琪问她:“爱立,我去买份盒饭,要不要给你带一份?”    “好,那我看着行李,麻烦你帮忙买碗粥,”说着把饭盒递给余钟琪,妈妈给她备了五个茶叶蛋,四个馒头,一点腌制的辣椒片,她自己还带了一点糖果和肉干。    对面坐着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同志,戴着一副眼睛,问她道:“小同志,我看你一下午都在看小说,这本书怎么样啊?”    沈爱立的《青春之歌》还没有看完,就带着在路上消磨时间,听他问,就答道:“还好,故事情节还挺好看的,您要不要看?”    老同志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