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第275节 (第4/5页)
些,也开出了统一的价格,一百二整。 程静淞是有考量的。 这时候的社会特色是穷,但是有钱的人也不少。 她以前甚至还听说这年月有人烧钱取暖的。 程静淞觉得这个可能行不大,但是能传出来这样的言论,至少证明有部分人是真的不穷。 尤其像这些首都户口,工人家庭。 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缺花钱的机会。 更何况这些外面的东西在这时候也确实属于高科技了,即便她的要价翻了好几倍,但她相信绝对有人买。 至于贵不贵的,谁让她这个应该是首都目前的独一份,暂时也没有竞争对手呢。 事实上也确实如程静淞料想的那样,如今这年月已经凸显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趋势。 程静淞他们这回带来的两大包东西真不能说少,但是一天都没到,就全部卖完了。 这当中有不少都是没钱,转头回家后又急急忙忙跑过来的。 程静淞他们生意的火爆自然影响了周边其他的摊位。 像大娘这些人已经经历过好多次了,虽然心里面依旧有些酸不拉唧的,但也还算平常。 倒是一些不知道程静淞他们的摊位的摊主们则又是好奇,又是不满,把东西砸的咚咚响。 不过这些都不再程静淞和程斯年的关心范围内,因为她们俩自打开摊后就一刻不停地应付这上来的顾客,嘴皮子就没停下来过。 这么忙叨叨地快干了一整天,累的什么都不想说了,话也不想说了,钱也不想赚了。 等到最后一个卖出去,程静淞和程斯年齐刷刷地松了口气。 两人肩并着肩互相依靠着,第一反应就是总算能休息了。 但是见摊位前居然还有人不走,程静淞忍着嗡嗡响的脑袋问道:“没货了,你们还不走啊!” 这些因为来的晚,或者多少碍于资金的原因没有买到的人又七嘴八舌地问程静淞他们还有没有存活,明天还来不来之类的话。 这世上有不差钱,遇上想要的东西就买了的,自然也有一些中不溜的,遇事总是再三思量又思量。 这样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