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莫道不相思(10)塞外叩情关,楼内母女悲 (第7/13页)
女童眉开眼笑:「就不还你,这肉脯呀,真香!」说着一边撕着肉脯,一边 嬉笑着朝门外跑去。 看着两个青梅竹马的蒙学孩子互相追逐着童年,骆木林眼带笑意。 收拾完毕,骆木林背负书箱,缓步而行,远远瞧着家门口挂着一串腊肉,一 大捆鲜蔬,只觉无奈。 房子是租的,北燕长安,居不易,寒门学子,城里是万万住不起的,只好搬 到这城外小村,顺便教村中孩童蒙学,赚些银子补贴日常用度,说是租赁,租金 却比市价低出一截,骆木林心中明了,并非村民不懂行情,而是报答他这个贫寒 学子用心教书,不仅如此,学童们家中还隔三差五送来吃食,只是房租已占了便 宜,他又怎好再厚颜收下?一来二去,村民们干脆就趁他出外,直接把东西放他 家门,连谁送的都不知,自然也就没法子退了。 骆木林躬身朝村中长揖,聊表谢意。有没有人看见是一回事,礼数到不到是 另一回事,骆公子心中这杆秤,不偏不倚。 他没来由地想起惜花,嘴角勾起弧度…… 惜花是一位姑娘,一位不施粉黛,穿着粗布麻衣,褪色长裤,依然十足好看 的姑娘,怎么个好看,他却说不上一二,总之,好看就对了! 她说,她姓年,过年的年。 她不是长安人,四年前才到长安来投靠在军中混出了名头的表兄,借 着表兄 打点关系,花了些银子,在宫中库房内找了份斟茶递水的闲差,事儿不多,都是 细活儿,例钱加上赏赐,油水却丰厚得咂舌,没两年,花出去的银子便回了本, 只是年姑娘是个顾家的,自己没舍得吃喝,余钱都寄家里孝敬爹娘去了。 骆木林觉得极好,是个会过日子的姑娘。他庆幸那天与同窗好友喝了点小酒, 他庆幸碰上了她…… 那天,骆木林饮酒归来,顺道在市集买了一小袋子胡椒粉,北燕地处严寒, 百姓家中做菜,喜添些胡椒调味,塾料走至巷间拐角处,一个照面竟碰上了一伙 儿痞子调戏一位良家妇女?素来胆小的骆公子,借着酒意,二话不说将一袋子胡 椒粉往那伙闲汉脸上撒去,抓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