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2章 局势大好 (第1/5页)
仁宗驾崩已足月余,今日事逢五七,百官入临祭奠。 借此时机,新皇赵曙昭告下天:在三馆之外,再设一宏林院,改观澜书院为观澜阁,领宏林院务。 ...... 对此多数高层官员是知道的,至于少数不知情的朝官开始还有疑惑,怎么无缘无故另设什么馆阁? 可是,等知道这个观澜阁是干什么的,大伙儿都乐了。 其职能乃拣选荫补、赋闲之属官入阁进学,为期一年,择优录用,以效天朝。 好事儿啊,这绝对是那些荫补官员的福音。说白了,就是镀金呗。 而且,看看观澜阁的阵容,别说荫补的了,正经八百的三甲进士都有冲动进观澜阁去洗白白。 首选,观澜阁院长是当今官家。且旨意中说的清楚,自此之后,观澜阁院长之职皆由天子兼任。 然后,昭文馆大学士、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兼任副院长之任。 教谕,则是当代名儒、告老卸任之相公专职。 这等阵容,代表着只要进了观澜阁,那就是正经的天子门生,名臣驭下。 不说能学多少东西,单单这份亲近,就足够让人眼红了。 至于在观澜阁下设武学院的事情,虽然也有人提出质疑,但总体上还算顺利。 ...... 质疑的,当然就是一些老学究,觉得把武人之学放在观澜阁这种文官为主的地方有伤大体。 可是,这样的人终究不多,绝大多数文官还是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的。 ...... 说白了,把武学院放在观澜,放在文人的眼皮低下,那才是最稳妥的决定呢!! 为什么瞧不起武人?不就是怕他们不受控制,给文人天下添麻烦吗? 在眼皮子底下盯死了,这是最让人放心的方法了。 而将门.... 将门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招釜底抽薪,各家现在想的是,怎么在这二取其一的选拔之中多让自家将校多拿多占,毕竟武学院的院长也是当今官家。 虽然副院长的阵容没有观澜阁那么豪华,不过也有狄青这个枢密使挂职,独臂阎王曹满江也兼了兵部侍郎,规格也不低,是个镀金的好去处。 ...... 呵呵,唐奕暗自发笑,你们就抢去吧,特么谁抢的多,谁死的快!! ...... —————————— 官制和军制两改的第一步走的可谓是悄无声息,正如当年唐奕所说,温和改革,不斗争。 不过,他没想到,观澜这么一改,却造就了一个“红人”——曹满江。 要问大宋现在谁的人缘最好,谁最受人追捧,不是唐奕,也不是同平章事范仲淹,更不是昭文馆大学士贾子明,而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