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4章 一个得道 (第2/4页)
阴违”也是规则。 “藏拙”是规则。 “难得糊涂”更是规则。 这些看似贬义的东西,却构成了我们华夏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价值氛围。 你说它是陋习? 这是智慧。 ...... 打个比方:皇权不下县。 都知道古代皇权不下县,可为什么皇权不下县?后果又是什么? 后果就是,宗族家长权力之大,已经超越了“王法”,私刑成风,甚至生杀予夺全在宗族。 ...... 一个政权当然可以赋予“保长、里正”更大的权力,当然也可以把律法贯彻到村镇,法治层面的进步可不需要太多的科技支撑。 那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明律严禁私刑,却对宗族私刑视而不见,甚至是有所纵容呢? 只要不闹到官府,管你是浸猪笼,还是活活打死,一概不管。 为什么?? 其实,这是一种默契,也是潜规则。 为民者,上有王法加身,下有祖宗约束。 一来,可更好的管束百姓; 二来,符合儒家对仁、德、礼、孝的认知。 三来,节省了当权者的管理成本。 四来,提高了惩治罪恶的效率。 第五,淡化了王权与底层百姓的矛盾冲突。 ...... 你说它是陋习? 可能你只看到了那些不好的,违背大众意愿的少数个例,却没看到在这么大的疆域里,在这么复杂的民情形势之中,在几千年的岁月里,它给王朝延续带来的好处。 说白了,自古我们就是一个人情社会,谁也逃不开,谁也躲不了。 唐奕,当然也不行。 他要是敢出宫,明天门坎就能让人踏平!!! 当然,以唐奕的尿性他可以拒绝,可以谁的账都不买,但是,有一些,他根本拒绝不了。 你就说范纯仁、尹文钦、尹文若这些,特么庆历八年的进士,在官场都混了十五年了,就因为身份特殊,范纯仁这个状元现在还在礼部贡院当一个小吏。 尹文钦在雄州一呆就是十五年,虽然也在升职,十五年不调回京,也说不过去了吧? 好,就算唐奕不管这些,让他们再等等,可是,范师父那里呢?尹师父那里呢?? 他们就算不提,唐奕有脸去见吗? ...... 这还不算,杨怀玉这个守住古北关的大宋英雄,在家里赋闲已经四年了;阎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