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1章 功在千秋 (第5/5页)
过一笔账,大宋现在的土地耕种率还远远没达到饱和。 别说饱和了,连“物尽其用”都没达到! 按唐奕的说法,大宋的土地耕种率还没到五分之一,有十之有八的土地不是荒芜闲置,就是还没被开发出来。 什么概念? 就是只要大宋想搞,再加上新粮种高产高收的诱惑,大宋的农税就大有可为,甚至可以大为特为!! ...... 直到此刻,赵祯、文彦博才真正明白,唐奕为什么耗资千万打造那支远洋舰队; 才明白,祁雪锋、宋楷、王则海,这些冒着生死之险出海的年青一代对大宋意味着什么; 才明白,唐奕为什么远击数万里也要把宋楷救回来,也要为祁雪峰报仇...... 只玉米一项,这些人、这个舰队就功在万代,就值得大宋劳师远征!!! ...... —————————— 这一次,大宋没有忘本,士大夫们也没有吝啬赞美。 .... 先是涯州丰收奏报一到开封,赵祯在命令迅速全宋推广的同时,第一件事就是给海州,给唐奕为远洋舰队立的碑上面御笔亲提—— “丰功伟绩,千秋耀世!” 然后...... 宋楷封祁国公,光禄大夫,世袭三代; 王则海封庆海侯,左散侍都尉,赏金百两,绢五百; 祁雪峰追赐沛国公,礼部尚书,谥号忠远。 数万远洋勇士依军阶连升三级,赐有金银。 另,于开封相国寺内设“宝华殿”,内有专伺放置异域异物的陈列室,还有为那些因寻找粮种造福大宋而死去的英灵设置的祭拜堂。 ...... 赵祯和士大夫们这一次可谓是从里子到面子都做的十分到位,终还是没有抱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心态埋没那些真正的功臣。 就连那些看不上唐奕,看不上远洋舰队的北方士族集团这一次也没跳出来搞事情。他们也是对赵祯的这道旨意没有半点异议,几乎全体赞同。 实在是从美洲带回来粮种这个功劳太大了,不容忽视,也无法埋没! ...... 不过,唐奕不这么看。 宋内对于远洋舰队的礼遇看他看来,除了理所当然,还有一丝丝欣慰。 文人集团虽然给他搞了不少的事儿,虽然可以说是大宋的毒瘤,但是,这个时代的文人至少还没失去尊严和节操。 “不错......” “还有救。”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