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0章 癫王回京 (第3/5页)
狠一咬牙: “好,不要了!” 魏国公可不是那一家子二百五,知道什么时候钱很重要,什么时候钱很不重要。 “可是,没了通济渠,此次黄河水患,咱们总不能干看着吧?” 好吧,钱什么时候都很重要,没了通济渠,魏国公得赶紧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点。 韩琦略一沉吟: “粮米之事,可行。这借贷嘛......国公最好不要碰。” “为何?” “观澜运力不在,则灾地粮价必然难平。” “可青苗之法施行在即,借贷之务也必然难兴。” “稚圭就这么笃定,青苗之法一定能实施?” 韩琦苦笑,“国公别忘了,咱们确实能用罢役来威逼官家。可是,国公难道不知道为什么用罢役吗?” “还不是在京师占不到便宜,才不得以把事情搞到了京外?” “说到底,石家反戈使得官家在朝堂之上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他要施什么法,咱们是拦不住的。” “这......” 魏国公茫然点头,这是事实,他也是束手无策。 说白了,赵祯当了几十年的皇帝,这点手腕却还是有的。 别看观澜系在朝中势微,可是有一个细节,也是最近石家倒戈之后,众人才看出来的。 那就是,政事堂和疏密院这两个最机要的衙门口儿,赵祯从来都没放弃过。哪怕把三司财权放到韩琦手里,台谏只剩下包拯、唐介和王拱辰,赵祯都不肯在政事堂和疏密院失了实权。 只要文彦博不倒,旨意就能发的下去,枢密院军队的指挥权就在,而石家则是驻军权这最后一环。 现在的情形就是,纵使朝臣闹的再凶也是于事无补了。赵祯要是想硬来,谁也拦不住。 “那就只能在米粮上做点文章了?” 魏国公有点不甘心,米粮虽然暴利,可是放贷才是长远之计。只要有贷就代表有地,这是对河北、京东诸路的一种渗透。 现在北方豪族掌握在汝南王府,虽是同盟,可却是各怀鬼胎。 要是他能渗透到北方各州,以他的手段,再加上那一家的不争气,魏国公有自信可以取而代之,进而把西北和东北两股势力拧成一股,发挥更大的效用。 韩琦自然知道魏国公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宽慰道:“国公不必急于一时,贾子明一走,那一家翻不出什么浪来,只能倚仗老国公您。到时若想取而代之,手段多的是。” “至于国公担心粮米利薄,不够支用......” 韩琦顿了一下,故意卖了个关子。 “青苗之法确实有碍民贷,可是,水患上不得利,却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