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1章 既生瑜,何生亮!(三合一求票) (第4/7页)
有为君为帝的架子。 “说说吧,憋在心里可不是什么好事。” 司马光一阵局促,恭敬回道:“倒是逃不过陛下的慧眼。” “什么慧眼?”赵祯讪笑。“只是心中有愧罢了。” “臣...惶恐...” 赵祯言下之意,当然是有愧司马光。 对于这个唐奕力荐的司马君实,赵祯确实有亏欠之心。 远的不说,只他在大辽周旋数年,为燕云得复立下的功劳,回朝之后,就不应该只是一个起居舍人的微职。 可是,也正因为司马光不止一次为唐奕解围,和唐奕走的太近,过于敏感,赵祯不得不在这个微妙的时期委屈于他。 “若朕没看错,刚刚殿上逞威的,不应该是王介甫,而是司马君实吧...” “这....”司马光当然想说是,文相公灯下黑,看不出端倪,可是.... “臣不敢冒领。” “呵...”赵祯轻笑,知道他是谦虚。“说说吧,此事你怎么看?” “臣以为....”聊到这个份儿上,司马光也就不能再谦虚了。 别看起居舍人官儿小,还不如王安石那个支度判官。可这个官还不是一般人能求得来的,天子近臣,盖莫如是。 “臣以为,陛下把通济渠交与魏国公,已经是宽仁无双了。” “哦?”赵祯一歪头。“怎么讲?” “给了他是陛下的恩,可是魏国公拿在手里却不知分寸,那就怪不得陛下了。” “臣觉得,借机收回来,也是顺理成章...” 赵祯一笑,不无考校之意:“可是朕已经把差事交了出去,想必吴奎是查不出什么的。” 司马光顿了一下,“臣不敢妄揣圣意!!” “说说看,朕不怪罪。” “......” 司马光沉吟了片刻,终还是开口道: “王介甫终还是管着发运案的槽河税支,韩计相是压不住他的。” “还有呢?”赵祯可是知道,一个王安石还不足以左右此案。 “还有就是......贾昌衡!” “......” 赵祯赞赏的好好看了看司马光。 “君实为起居舍人,屈才了啊...” 司马光闻之,急忙拜倒,“陛下谬赞!!” 有赵祯这一句话,司马光想不起飞都难了。 心下感激圣恩,却是不知为何,猛然想起一位远方的故人,忍不住叹道:“子浩神来之笔,千里杀将!!” “可惜....” 赵祯怔了一下,随之接过司马光的话头:“可惜,此信一但传开,癫王恶名更甚,却更是回京无期了。” ...... —————— 话说回来,为什么司马光提到贾昌衡,赵祯立时大赞呢? 因为这一步棋,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