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仕途风流 第261章 老干局 (第1/7页)
杨帆没有应付王友明的意思,下午确实有个会议,到老干局和老干部开座谈会。老干部的问题,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个头疼的问题。这些退下去的干部,虽然不在位置上了,但是很多自身还是有相当的影响力的。再说这些有多少门生故吏,有多少亲戚朋友还在位置上?这些都是看不见的能量,加在一起就非常惊人了。 老干局,是杨帆打开工作局面的第二个突破口。 在这之前,杨帆详细的调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赵德明在任的这几年,在老干部问题上有很多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比如老干部活动中心设施陈旧,急需更换的问题,比如老干局的那几辆老爷车,也都快到报废的时间了,赵德明在任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办法解决。 实际上赵德明也确实做了一点工作,几次给财政局批字要钱,结果闵建不买账,就是不给。为这个事情,赵德明也曾在常委会上炮轰了财政局。不过董中华和元振,出于各自利益的目的,也没把闵建怎幺样,事情就这样悬而未决的拖了下来,现在轮到杨帆上位了,境地实际上和当初的赵德明有点相似。为啥呢?现在的财政局长是在常委班子调整过后换的人,原来的财政局副局长耿志成,他是董中华从池城市调过来的。市委书记不抓财政权力和人事权力,那还叫啥市委书记? 很明显,杨帆现在要是在老干局要钱的报告上签字,财政局应该也是拖着不办。闵建进来常委,杨帆的话语权增加的同时,在财政局这一块,也算是拱手让出来。 洗澡之后,在房间里看着报告,吃着稀饭,杨帆皱着眉头嘀咕:“好事不能都被你一个人占了不是?” 要想给老干局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挑战董中华的权威。假如把事情放在常委会上来说,即便是通过了,刚刚上任的杨帆也会显得锋芒太露,容易引起两位上司的猜忌。假如他们为了达成某种平衡而联手,对于杨帆而言,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老干局的事情只能走别的渠道解决了,给问题定下一个基调后,并想到一个解决办法后,杨帆算是能安心的吃午饭了。 吃完午饭,杨帆拿出手机来,拨了苏妙娥的手机号码。 “杨书记!您好!”苏妙娥尽管已经升格为市委常委,晋级副厅了,对杨帆说话的语气依旧是非常的恭敬。昔日的部下成为了上司,一般人往往难以面对。苏妙娥则不然,她能从纬县宣传部长的位置上走到今天,完全是因为杨帆的缘故。 “苏书记,别这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