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 (第6/8页)
用意很显然有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金银与明朝贸易。 掌握了与明朝堪合贸易之权,即取得堪比于其天皇的法定地位。 林延潮也有如此打算,通过明倭正常贸易,杜绝本国海商与倭国走私贸易,将原本民间流入的金银统统掌握朝廷手中。 有此这官方贸易下源源不断流入金银,从而将铸币权掌握在朝廷手中,使中国从称量货币逐渐转换至银本位制。 张位想了半天,显然是一头雾水,于是道:“宗海,你是否说得再明白一些?” 林延潮笑了笑道:“次辅,本朝之初的钞钱,乃太祖用纸币取代金银所制,当时并不许民间使用金银,此为银禁,但为何最后却败坏呢?其因在于朝廷滥发钞钱,以至于民间钞钱泛滥,故而就不值钱了。” “原先朝廷规定每十贯钞钱折银七分,如今一千贯不过折银六钱。钞钱之滥发可见一斑,以后百姓哪个再敢用钞钱。” “故而要革除此弊,就必须以钞钱锚定金银,朝廷有一两白银就发行一两的钱钞,允许任何商家百姓持钱钞至朝廷兑换白银。” “那为何宗海又说要铸银币?” 还不是明朝皇帝乱搞,之前滥发钱钞,导致国家信用破产。现在哪个百姓肯信朝廷发行的纸币。 林延潮道:“钱钞之法,一时难以通行,先铸银币,等百姓认可后,再辅以纸银,最后逐步废除金银流通,如此经济之权皆在朝廷之手。” 张位闻言不由叹服道:“宗海果真有经济之才,可惜若能一步到位就好了。” 林延潮道:“先行银币已有莫大好处,首先免去了切割称量之烦,朝廷不必再将民间收上的银子再经回炉重造,州县也可免去火耗之费。” “其次百姓也不必出门再拿戥称称重金银,再以夹剪切割,方便了金银之流通。” “还有……” 张位点点头道:“宗海所言极是。” 转瞬张位目光一闪,略有所思。 林延潮没有多心,他现在与张位正打得火热,上一次奏请皇长子冠礼之事虽说没成,但张位还是在廷议上支持冯琦出任礼部右侍郎,萧良有出任总督义学礼部右侍郎,叶向高为国子监祭酒。 他这一次道出此计划,也是要张位在朝鲜用兵之事上大力支持自己。 哪知当日林延潮走后,张位动用文渊阁阁印,现在赵志皋不在阁内,所以阁印张位一人保管。 张位起草了一份密揭上呈给天子。 密揭里尽载,如何用朝鲜制衡倭国,再通过倭国贸易得来金银掌握铸币权,铸造银币进而锚定发行纸币。 总之将林延潮这一套办法变成了自己的主意。 密揭乃内阁大学士与天子间‘悄悄话’,别说百官,就算是天子极亲近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也不得过目。浏览者只限于天子与阁臣二人。 这也是阁臣制约司礼监掌印太监一等手段。也是防备如东汉十常侍那样隔绝内外的权监出现。 所以别说是林延潮不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