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 (第4/8页)
“学生看了,但不得门径而入,反而学生不明白,林相入阁负天下之望,正当励精图治,大有作为之时,为何却着手些不起眼之事。” 李廷机看了张汝霖一眼抚须笑道:“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你能治理好一个县,但却不一定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国家之大,种种干系盘根错节,你要站得位置不同,所看所闻也是不同。你记住,今后三年之后不好说,但五年后朝政走向定在林相的方寸之间!” 张汝霖躬身道:“学生谨记恩师之言。” 李廷机又叹道:“可是林相如今何尝不是如履薄冰。” 此刻京中另一座宅中。 现任京师教谕,同为林学五子之一的袁宏道,也在反复读着新民报。 袁宏道用功有所不同,理学之中有一等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向为读书人所推崇。 这熟读精思就是‘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袁宏道就是用如此读经之法来读林延潮施政之言,初时不解其意,但读着读着越是能融会贯通。 “此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金玉之言!”袁宏道觉得有所得,不由抚掌笑道。 正要继续用工之际,袁宏道但闻外头下人禀告道:“老爷有客人在外求见!” 袁宏道不悦道:“不是与你说过不见外客吗?” 下人道:“老爷,来者是山阴张肃之。” 袁宏道闻言惊喜道:“不早说……” 当下袁宏道披衣推门而出。 二人一见皆是大喜。 “肃之,想煞我了。” 张汝霖也是笑中带泪道:“刚从房师那告辞,即来见中郎了。” “你若到京不立即来见我,我要怪你。” “是,是。” 二人一并大笑,然后携臂走到袁宏道的书房。 “中郎在作什么文章呢?我真是久未拜读兄之大作了。” 袁宏道笑道:“最来哪有什么心思写文章,正在拜读林相入阁后所言,这文章你看了吗?” 张汝霖点点头道:“看过,但从房师那来时,他又要我好好揣摩。” 袁宏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眼下京中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论,你正好与我好好聊聊。” 张汝霖道:“我在地方这么久,对于京中风向不甚了解,当然想向中郎多请教。” 袁宏道点点头道:“也好,那我就抛砖引玉了。依我看来,林相所言可概括十六个字,诏复名位,循序渐进,君臣共治,求贤四民。” 张汝霖想起报上内容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袁宏道继续侃侃而谈:“眼下国事艰难,百官百姓都念起张文忠公在位时的太平景象,故复张文忠公名位可谓顺应士心民心。林相以复张文忠公名位入阁,如此声势必将负天下之望推动变法之事。” “但当年张文忠公新政,惹来群谤,加之北宋元佑党争最后覆国此前车之鉴,也不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