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宫之夜 (第1/5页)
万历二十二年,二月春,京师远郊的几处田亩。 这时候远山翠绿,田野之间绿意盎然,几十名老农光着腿正下地辛勤耕作,有的铁犁扒地,有的打坎作沟,都在忙忙碌碌。 离着田亩不远处一行车驾,正停在道旁。 车驾附近有不少兵卒护卫,但这里是从辽东往来京师的要道,故而老百姓见此一幕,早已是见怪不怪。 这时从车驾上下来两位官员模样的人物,一位是方面紫髯的五十老者,一位则是而立之年的青年。 那五十老者远远望去气度不凡,一看即知是颐指气使,久掌杀伐大权的人物,至于另一位官员看起来年纪轻轻,十分普通,但这位老者待这年轻官员却甚为恭敬,仿佛对方官位还在他之上般。 这二人一前一后下了车驾,来到田埂边,看着老农夫忍着春寒,高高地耸起的背,如同拉满弦的弓,而汗水从额角边一颗颗滴落田坎中。 这时候老者不由叹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说完后,这位老者忧国忧民之色溢然言表。 年轻人赞许道:“好个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宋公说得极是。” 老者道:“不过发一时之思,上个月你我来京途中,皇上下诏给天下督抚‘去年各省灾伤,山东、河南以及徐、淮等处尤为严重。屡次下令救济,不知有司曾否奉行,百姓是否得到实惠?值此公私交困之时,不知各地除了动用国家钱粮之外,是否有急救便宜措施’。” “从圣旨上可知,国家一日真是艰难一日啊!” 年轻人闻此淡淡笑了笑道:“咱们下田看看。” “也好。” 二人下田埂而行,几名老农见有二人来头不小,都是支起锄头向二人作揖。 年轻人笑着向几位老农拱手道:“几位老人家有礼了,去年年景如何?” 老农们谨慎地答了几句。 年轻人又问道:“这些田亩都是自个家的吗?” 老农苦笑道:“这位老爷说笑了,咱哪有这个福气。这田都是东家的。” 一旁老农插嘴道:“别说这田了,就算是这山林,这水渠都是,咱们天子脚下哪有无主之地呢?” “诶,怎么可以如此说话。” “还不让人说吗?你我从太阳起干到太阳落,回家歇息不到一宿,就要赶到田里做活。这还是有活计,没活计更愁,连饭都没得吃!” 说话间,但见看见远处有人神色不善,盯向这里。而几位老农吓了一跳,不再说话了。 “林老弟,算了吧!”老者言道。 年轻人蹲下从田坎边捡起了一个土块道:“宋公,书上说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一位壤父年八十有余击壤于道中,这击壤就是掷以土块。” “旁观有一位官员云:‘大哉!帝之德也。’,言下之意是说老者八十龄能击壤作乐,此为帝王之德。然而老者却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