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归来 (第2/5页)
“李提督有云,奉了上使之命,不敢轻进,一日只行数十里。” 林延潮一副恍然记起来的样子道:“是有此言,柳相,我读兵法上面有一句‘归师勿遏’!眼下倭寇南奔,但其兵力没有大损。若是倭寇真逃,那么易使其陷入绝境,以死相拼!若是倭寇假逃,那么则易中埋伏。重蹈碧蹄馆之覆辙!” 柳成龙闻言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道:“上使的文章,学识,经史都是极好,但于军略上却未免有些纸上谈兵了。” 换了以往林延潮肯定是不悦,现在只是淡淡一笑道:“柳相还请赐教!” 柳如龙道:“平壤之战倭寇损近两万,碧蹄馆之战又折数千,加上幸州大捷,火烧龙山,收复王京,更是令倭军胆寒,此刻毫无军心斗志。若是乘势掩杀,必能杀个片甲不留,令倭寇从此不敢北顾,此岂非万世之功,还请上使明鉴!” 柳成龙所言的幸州大捷是朝鲜名将权栗打的。 当时明日两军刚在碧蹄馆大战,双边都损失不小。 朝鲜名将权栗率领两千人马及近千僧兵进驻幸州,结果遭到三万多倭军的围攻。当时统帅着三万多倭军的包括有毛利元康、小早川隆景、黑田长政、小西行长、石田三成、增田长盛、大谷吉继、前野长康、吉川光家等‘战国名将’。 但是三万多倭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啃不下来。 虽说此战杀伤倭军不过数百,远不如平壤之战,但打击了倭军的士气,也极大鼓舞了朝军士气。 当然对于朝鲜而言,这一战完全是自己打的,肯定要大吹特吹。 因为柳成龙认为经过平壤,碧蹄馆,幸州等战后倭军已是不堪一击了,这时候正是乘胜追击一战收复朝鲜全境的时候,明军为何慢慢吞吞呢? 面对柳成龙的追问,林延潮笑了笑道:“柳相似不知这几日军情,自汉江后,我军副总兵刘綎帅兵五千,翻越尚州鸟岭。这鸟岭广亘七十余里,四面都是悬崖,唯有一条山道往来。倭寇本要拒险死守,结果李提督另派大将查大受、祖承训等由间道翻越槐山,出鸟岭之后,两下夹击倭军溃败,斩首上百。” “然后我军大将钱世桢又收复了大丘府,斩倭首数十级。现已进逼洛东江,据釜山浦不过数十里。” 事实上林延潮已是比另一个时空明军进展快多了,当时宋应昌在内阁兵部的授意下一心与日谈判,所以火烧龙山后打得不是那么积极,甚至约束李如松不许其迅速进兵。柳成龙等人一直哀求都是没用。 不过林延潮没有似宋应昌那样三令五申地约束李如松,故而李如松可以在战场之上随机应变。 但柳成龙得知此事仍摇头道:“天兵进展太慢,请经略大人继续催促李提督进兵。” 林延潮摇了摇头道:“李提督乃当世名将行事自有分寸,本部又岂敢强加于他呢?” 柳成龙半站起身大声道:“难道上使就眼睁睁看着倭军退至釜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