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三千零九章 书信 (第3/3页)
行是劝自己,虽说林延潮焚诏之事很是损害了自己宰相的威信,但自己树立宰相权威,还不是尽可能让皇长子可以顺利立于东宫?林延潮一旦处置以后谁敢言皇长子出阁读书之事,自己的威严与此相较又孰轻孰重。 写到这里,申时行继续劝王锡爵,这一次事情后,自己写信给林延潮让他暂时辞官回乡。但他写信给王锡爵,却希望王锡爵能够出面挽留,同时也为国家社稷留一栋梁之才。有林延潮在朝,那么国本之事就有了希望。 读到这里王锡爵对申时行的人情世故深为佩服。 信末申时行还提了一句,吾门生中最合意者宗海也。 言语之间,也有护犊子的意思了。 现在读了申时行之信,王锡爵是左右为难。王家屏,申时行陆续都来信替林延潮说话,王锡爵是如何打算。 当初王锡爵与天子商议,确实有先让林延潮复官为礼部尚书,等到皇长子皇三子出阁读书的事情确立后,再找个由头让林延潮滚回老家种田。 但现在王锡爵不得不有所考量。 王锡爵这时候拿起摇铃一晃,命下人将王五叫来。 不久王五抵至王锡爵书房,王锡爵向王五问道:“朝野间风闻林侯官有去意?可是真的?” 王五道:“好像是真的,礼部的事他都放手给左右宗伯了,而且他的门生孙稚绳的府上近来时有官员拜访。朝野有传闻孙稚绳马上有大用,什么大用却是不知。” 王锡爵闻言道:“老夫还未如何?他倒是不安其位了。” 王五笑着道:“那是相爷恩威啊。” 王锡爵沉默许久方道:“恩威是皇上的,老夫又岂敢轻用。” 王锡爵上了第二疏继续请辞在家,数日之内,陆续有大臣来信。 这几日在书房读信的王锡爵徘徊不能安坐,这些来信的官员很多都是朝廷的柱石老臣,如前礼部尚书陆树声这样多年不过问政事的三朝元老。 此外还有前礼部尚书于慎行,婉言为林延潮说情。 前礼部尚书朱赓,信中为林延潮求情,请王锡爵从轻发落。 还有前吏部左侍郎沈一贯,委婉进言。 甚至连在乡闲居的前礼部尚书沈鲤也过问王锡爵的三王并封之事,同时也隐隐表达了支持林延潮的态度。 王锡爵看完信后,知道这是林延潮焚诏之后,自己与天子对林延潮还未有发落前,这些在野大臣即立即纷纷上疏来保。 这说明什么?不是早就联系好的,而是全凭公心。 还有一些信件也必然还在路上,其中一信最令王锡爵动容。 此来信之人并非与他有多少交情,只是他与申时行的同年而已,当然他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林延潮的老师,刚刚被起复为浙江按察司金衢道副使的林烃。 林烃品行高洁,为时论所重,这一次也是言辞诚恳,甚至有些谦卑地为他的学生林延潮于向王锡爵求情。 在此王锡爵不由感叹林延潮真有几位好老师啊。 ps:明日有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