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百二十一章 凤凰不与寒鸦为伍 (第4/6页)
五部尚书抗礼。 李子华虽然是工部尚书衔,但毕竟不是工部尚书啊。 还位序上还要逊人家吏部侍郎一筹。何况这陈经邦是什么人? 翰林出身,与申时行,沈鲤一并任过当今天子的日讲官。出日讲官后,一口气从正五品翰林学士,跳到正三品侍郎。 严嵩,高拱都曾任过吏部尚书,前车之鉴在前,所以万历年明朝官场已有不成文规矩,那就是吏部尚书,都御史不能入阁。 而陈经邦,下一步不是拜礼部尚书,就是直接入阁大拜的。因为吏部尚书不能入阁,所以能以吏部左侍郎入阁的,将来在阁内无一不是能量巨大,前途无量。 如申时行,张四维都曾任过吏部侍郎,最终入阁。 这样炙手可热的人物,连李子华也要巴结的。 “开中门,随本督迎旨!” 李子华当下率领百官出了县衙大门,直接来到官员下轿下马处相候。 众官员心底大骂,无耻。 官员迎来送往的礼仪,都是送到衙门口就可以了,但是你直接到人家下马处相迎,那就是巴结了。 你李子华也是堂堂正二品大员,官位还在人家之上,干出这样的事情来,好意思吗? 但是李子华还真好意思! 平日李子华待下都是不苟言笑,容甚威严,但到了陈经邦下轿时,一下子完成了从上官到下僚的自由切 猴子爬山嘛,向下的都是屁股,向上的都是笑脸。 李子华的神情,有些拘谨,腰也不再挺的笔直。 就算碰到了其他侍郎,李子华也不必如此,但唯独吏部,都察院,这两处的地方,再小的官员,也要当作大爷一样供着。 吏部文选司郎中,不过正五品,但在吏部值房里见外官时,官当的多大,都是小吏,人家叫你等多久就要等多久。 见了陈经邦,李子华很恭敬,话语殷切。但陈经邦则是淡淡的开口道:“一会再行叙话,还是先宣旨才是。” 但大家听得明白,其实二人也没什么交情。 陈经邦一直在翰林院,李子华则是从外官一步一步升迁上来的,两边没什么交集。 不过仅此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毕竟大家连攀交情的资格也没有。 众人迎着陈经邦入内,当下陈经邦拿出圣旨,众官员们皆是叩拜。 李子华探听口风,知是归德府知府任命之事,想到之前听说,自己亲信的任命,就差吏部过章,于是心底是十拿九稳。 同时又心想,若当着林延潮的面,宣布知府人选,他不是要气死过去。 陈经邦左右看了一眼,然后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