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百九十四章 门生 (第1/3页)
孙承宗与徐火勃讲了一通。Δ文学迷Ww『W.WenXUEMi.COM 林延潮从二人口中,得知眼下生员中对于‘事功’之学,还是争议比较大的。 弹劾消息出来前,读书人津津乐道,还是林三元经筵上舌战群儒,以一抵十。 还有人称林延潮的事功之学,近乎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算不得新意。更有人斥为虚妄之学,但这意见并不多。 但是弹劾之事一起,争论就变得严肃起来,有点演化为学术之争。 诚然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理学既是官学,也是显学。理学是读书人的敲门砖,唯一能与理学一时长短的唯有心学。 明朝心学,起源于6九渊。 在南宋时,儒学分为三支。 一是程朱理学。 二是6九渊的心学。 三则是陈亮,叶适的永嘉学派,事功之学。 三派的弟子遍布天下,分不出谁更高一筹,在当时三派学术,可谓堪称三足鼎立。 宋元之际,儒学断裂,三派都没有了传承。到明朝北逐鞑虏,收复中原后,摆在朱元璋面前的问题是,谁来继续持儒学的旗帜? 最后朱元璋选了老朱家亲戚朱熹的理学,定为官学,从此理学大兴。 百年来理学一统天下,直到心学出世。 王阳明创立心学,且还做到了立德,立言,立功此三不朽,堪称为千百年孔子以后,儒家第二人。王阳明不仅从6九渊手里继承了心学的衣钵,并创立新说,且扬光大。 心学刚复兴时,一直被理学打压,后来徐阶为辅后提倡心学,心学一度有与理学争锋之势。 但王阳明去后,心学自己不统一,分裂成很多门派,内部在谁才真正继承王阳明衣钵这个问题上不团结。大家都是认为自己是王学正宗,于是相互撕逼,从此没有再挑战理学的气势。 而明朝理学经过心学的挑战后,自己也在不断完善,并出了湛若水这样可以与王阳明可论一时长短的大宗师,重新修补了理论。 理学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