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军政分离(下) (第2/3页)
见到李二陛下看过来,李绩说道:“微臣赞同房驸马之提请,只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以微臣之见,还是应当于朝会之上提出,文武百官献言献策,共同斟酌为好。” 李二陛下缓缓颔首。 这就是要取得政治上的正确性,使之一旦推出,便深入人心、无人掣肘,更不会有人在追逐这个衙门的权力失败之后有所抱怨——事实上,只要眼前这些大臣赞同,朝会之上自然不可能产生反对的结果。 李二陛下道:“既然如此,今日便到这里吧,朔日朝会之上,再议此事。” “喏!”、 诸位大臣齐齐起身施礼,鱼贯退出神龙殿。 在殿内,房俊站在后面,这会儿自然就走在了前头,只是刚刚出了门口,便被岑文本从后喊住。 李孝恭拍了拍房俊的肩膀,道:“好小子,你这么一搞,可是要将整个朝堂都搅合得一团糟啊!” 房俊笑而不语。 李孝恭摇摇头,背着手走远。 李绩自房俊身边走过,倒是没说什么,只是缓缓颔首,房俊肃容鞠躬施礼。 几乎每一个人路过房俊身边,都要说上一句,至不济亦要颔首示意,这些人纵然皆是元老,但是哪个敢如同对待别的晚辈那样轻忽房俊?且不说房俊身上盖世的功勋,单单只是这么一道请立新衙门决断军机的谏言,就让人看出次子在政治之上的谋略。 二桃杀三士,一言搅风云,不简单! 待到陆陆续续的大臣走过,岑文本才慢慢踱着步子从后面走过来,笑眯眯的看着房俊,道:“二郎是越来越厉害了,怎么,有些耐不住寂寞,想要重回中枢,甚至更上一层楼?” 房俊笑笑,道:“世叔言重了。” 两人并肩而行,岑文本问道:“你那书院现在成了大唐年青人顶顶向往之所在,即便是吾家那侄子,素来眼高于顶小觑天下英雄,亦是对二郎孺慕非常,意欲进入书院……不知二郎可否通融,余下一个名额?” 岑文本的侄子? 房俊脑海中浮现一个名字,问道:“不知世兄名讳?” 岑文本迈着八字步,走的慢悠悠,他年纪比房玄龄小得多,但是体质却差得远,刚刚五十岁的年纪,却鬓发雪白、体弱力虚,边走边道:“吾兄吾嫂早年染病双亡,余下一侄名唤长倩,读书习武倒也有模有样,吾视若己出。” 果然…… 书院之设立,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为了大唐培养人才,岑长倩乃是未来之宰辅,这样的人才其容错过? 只不过记着那小子虽然也是一代名相,但结局似乎并不太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