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间桃花照玉鞍 第14节  (第3/4页)
。    “太守大人,我便不绕弯子了。”    “我要在北疆办一书院,需三州鼎力相助,故今日来问问您的意见。”    孙海在并州四年,办书院的话一提起,他便知是什么意思。    “将军这书院要办在何处?”    顾灼就知道这老油子要问这个,她嘴角弧度不变:“在幽州。”    孙海那张精明的脸上的笑眯眯更浓了些:“书院在幽州,并州插手怕是不妥啊。”    顾灼从未见过把拒绝说得如此笑容满面还仿佛是为她考虑的人。    得,伸手不打笑脸人,顾灼好脾气地继续说:“我会向圣上言明,书院是三州所办。”    “凉州如何说?”    顾灼点头:“俞太守同意此事。”    孙海停顿一会儿:“恕我直言,书院一事对在下来说,实在是替人做嫁衣。”    姚怀雍和俞汉在北疆待了半辈子,几年后书院若是真出了状元,政绩也是算在他们头上。    可他不一样,他才来并州四年,几年后他指不定在哪呢?    既要出银子出力,他何不做些能算作自己政绩的事?    “孙太守,我知道您的顾虑。可您想想,您真的能在几年内调任到富庶之地吗?”    “您是能让并州在几年内赋税大增,还是能把这里变得沃野千里五谷丰登?”    “您靠什么调离并州呢?靠每年给吏部送的还没有人家一月俸禄多的孝敬吗?”    顾灼的话一句比一句重,句句说在孙海的心坎上。    他可不就是愁如何调任吗?    不过被人当面指出他行贿赂之事,多少有些不自在。    顾灼看火候差不多,开始画饼:“可若是这书院真有了状元,圣上自会嘉奖三州。”    “书院的学子入了朝堂,必念及在北疆受过三州官府的恩才得以读书入仕,自然会为太守在圣上面前美言。”    “那时候,孙太守何愁不能调任京师,何愁不能流芳千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